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东津二中戎雄英【说教材】1、本节课是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三章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的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以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它是轴对称图形,具有对称性。本节课就是要利用对称的知识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来证明这些性质。2、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和轴对称的知识,具有初步的推理证明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担负着进一步训练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证明的任务,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而“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本节课是第三课时研究等边三角形的基础,是全章的重点之一。【说学情】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趋于成熟,形象直观思维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概括等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和轴对称的知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参与知识的产生过程,在实践操作、自主探索、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探究,归纳,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过程与方法:经历剪纸,折纸等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了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和应用。难点: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的验证和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的纸片,剪刀,常用画图工具。、【说教法与学法】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抽象结论,应以观察、实验为前提,几何教学应该把实验方法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教学中,本节课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实物演示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容易学、愿意学,并设置适当的追问探究,让学生来主宰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2、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培养能力,在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掌握好的学习和解题方法,并且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概括,表述论证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一﹚动手实践激发兴趣剪一剪: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片按教材要求对折后剪下,再把它展开,看得到了一个什么图形?(通过让学生动手剪纸,获得图形的直观感受,并为下面的折纸操作做好铺垫,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想一想:1、剪纸过程中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并交流意见,教师归纳并板书:在⊿ABC中,AB=AC,像这样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2、除了剪纸的方法外,你还可以其他的方法作(画)出等腰三角形吗?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基础上给出等腰三角形的画法,并画出图形,然后结合前面剪、画的图形介绍“腰”、“底边”、“顶角”、“底角”等概念。(结合自已剪出的等腰三角形和画出的图形学习相关概念,加深印象。)【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剪纸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操作中由直观形象抽象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1、提问:刚才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学生思考、回顾剪纸过程,动手把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容易回答出⊿ABC是轴对称图形,折痕AD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让学生认识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验证方式。)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并填在书上的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能猜一猜等腰三角形ABC有哪些性质吗?(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折一折1、等腰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