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耕地耕地插秧插秧一、季风水田农业一、季风水田农业1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分布布在哪里,其在哪里,其种植对象种植对象是什是什么?么?一、季风水田农业一、季风水田农业东亚、东南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气候区11、主要分布:、主要分布:农业以种植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为主。22、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与、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与这里的这里的气候、地形气候、地形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关系?水稻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对热量要求高,最佳温度在30度-35度左右,最低不易低于10度。年降水量在750mm-1500mm。并且,要求田地平整、肥沃,排灌方便。因此,其生长过程中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较高。水稻的生长习性水稻生产生产过程复杂,需要精耕细作,劳动力需求量大湿热的气候需水量大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图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图朝鲜半岛沿海平原地区日本沿海平原中国南方平原地区东南亚的平原地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季风区有人说,亚洲“在最合适的地方种植了最合适的农作物----水稻。”2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优势区位条件、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优势区位条件地形地形主要集中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季风气候区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的生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33、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劳动力动力条件吗?条件吗?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亚洲人口分亚洲人口分布布人口人口总结:亚洲水稻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区位优势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因素气候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雨热同期地形、土壤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河流中下游: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均耕地人均耕地少。水稻的单产高,种植水稻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生产饮食习惯亚洲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食物偏好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李某家住在江淮平原上。全家六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某承包了0.5公顷土地,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美国一个小农场即拥有15公顷土地)。一般情况下,李某用0.3公顷田种双季稻,0.1公顷田种单季稻,0.1公顷田种其他作物。他家每年约收稻谷3800千克(双季稻产量为1050千克/0.1公顷)。在收成的3800千克当中,25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饲料用粮及上缴公粮,其余的13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李某家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一头耕牛、一台水泵、一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自备。令李某最为头痛的是每年的水旱灾害,每当发生灾害的年份,农田的经济损失就很大。而李某又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水稻生产的经营规模有什么特点?•2、单位土地的产量如何?•3、商品化的程度高还是低?为什么?•4、李家种植水稻的机械化水平如何?•5、李家种植水稻有什么不利条件?小麦玉米水稻单产(千克)248407500多33、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特点特点原因原因向商品发展措施向商品发展措施家庭为主,人均耕家庭为主,人均耕地少地少集约经营集约经营精耕细作,但农村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人多,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数量手工劳动为主、靠手工劳动为主、靠传统经验传统经验加快机械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季风来的早、晚,季风来的早、晚,强、弱强、弱))大力投资兴修大力投资兴修水利水利小农经营小农经营单产高单产高商品率低商品率低机械化、科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