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是《泊船瓜洲》,其中千古绝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这两句是说:在欢快的爆竹声中,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送暖,家家畅饮屠苏美酒。千门万户曈曈日•这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意思是:每家门前都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元日》诗主要内容•“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过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元日》诗主要思想情感•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王安石其他有名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