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内容:1.牛顿第一定律2.力的平衡3.摩擦力本节主要内容:1.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2.伽利略的实验3.牛顿第一定律4.对“牛一”的理解5.惯性6.生活中的惯性1.书本放在讲台上处于静止状态,怎样才能让它运动?2.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推车,怎样才能让它运动起来?3.行驶中的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将作怎样的运动?请根据实际经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请根据实际经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经验结论经验结论】】1.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能运动。2.运动的物体失去了力的作用运动就不能继续下去。【【问题问题】】物体的运动真的需要用力来维持吗?物体的运动真的需要用力来维持吗?第第11节牛顿第一定律节牛顿第一定律——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一切运动物体终将归于静止。一、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一、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说明说明】】科学来源于实际。科学来源于实际。在科学并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常常从经验出发,经过简单思考来探究自然规律。这种经验结论是否科学、是否是真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因为事物事物的本质有时会被掩盖在表面现象中的本质有时会被掩盖在表面现象中。1.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0002000年前古希腊)年前古希腊)——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2.2.伽利略的观点伽利略的观点((1717世纪意大利)世纪意大利)伽利略物体的运动真的需要力来维持吗?伽利略却认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为了证实结论的正确,他设计了一个斜面小车实验斜面小车实验:1、器材2、每次实验都要使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为什么呢?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实验次数表面材料阻力大小滑行距离1毛巾2粗布条3木板推理想象光滑表面最大最短较大较长较小长阻力为零无限长1、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2、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3、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3.笛卡儿的观点((1717世纪法世纪法国)国)——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作匀速直线运动.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只是匀速运动吗?4.4.牛顿的观点(牛顿的观点(16871687年英国)年英国)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牛顿第一定律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定律成立条件:不受外力作用什么时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时候保持静止?二、牛顿第一定律二、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2、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⑴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⑵指出了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正应为如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惯性定律。3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⑴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一条实验定律,它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之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⑵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所以说:所以说: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⑶外力的作用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所以说:所以说: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⑷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所以说:所以说: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⑸自然界实际上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但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或某一方向受力为零的情况大量存在,牛顿定律也符合这些情况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贡献是:(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人们对物体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是经过亚里士多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