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大庆市庆风小学宋贤华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辉煌,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弄清天安门广场几个建筑的方位,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辉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理解广场令人向往的原因和国旗与旭日同升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1.出示各国代表性的建筑的图片进行介绍,引出天安门广场。2.学生介绍天安门,你们想去天安门广场参观吗?快快打开书,自己先轻声读读课文,自由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中吧。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1.解决字词,读通课文。学生自读圈画(具体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②理解词语的含义。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④写出需要帮助的问题。)2.检查自读情况。①指名学生朗读课文。②你能选择一个词语来说说它的意思吗?③对于课文有些什么发现?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学生汇报交流。④提出不懂的问题,简单的直接解决,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放到第二课时。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愿选择课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2.这一课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和四字词语,挑选出来,读一读。说说读词的感受。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习本课的生字。生字由学生来讲,在讲的过程中其他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问,对于有难度或容易错的字由老师指导帮助。2.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扩展资料,整体感知。1.你怎样评价天安门广场?2.拓展天安门广场资料,并通过“中心”、“宽广”、“壮观”等词语,体会其特点。二、探究交流,合作讲解。1.仔细读文,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布局和景观?用序号标出。2.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思边圈注,理清广场建筑物的方位关系,同时完成课后练习4。3.学生拿出自己预习时查找的关于这几处建筑的资料,有创造性的拓展性的进行介绍各个建筑,小组人员合作,一人讲解一处建筑。教师可播放课件进行配合,让学生产生清晰深刻的印象。4.抓住“雄伟壮丽、格外挺拔、矗立、高大、金光闪闪、巍峨壮丽、遥遥相对”等重点词语,指导朗读,抒发内心的热爱和赞美。5.仿写这一段的写法介绍一下自己的教室。三、追溯历史,激发情感。1.天安门广场闻名于世,仅因为这一个原因吗?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为什么令全国人民向往?谈想法感受。2.是的,让我们追溯历史,再看看那庄严的历史时刻。播放课件。从此,天安门广场成了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3.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现在让我们用声音再现这辉煌的历史场景,朗读课文。四、精读细品,感悟深意。1.也正因为此,全国人民无比敬仰它,只要有机会到北京就一定会来到天安门,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以表达自己对它的挚爱之情。请看。(播放课件)2.研讨“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每逢节日,全国各族人民来到天安门广场,尽情抒发着自己的情感。请用心读第六自然段,想想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想做些什么?出示图片,请你为这一场景配上解说词。4.抓住“鲜花与彩灯辉映,礼花伴歌声齐飞”体会热闹沸腾场面。“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一个个大花坛”感受“五彩缤纷”的花园广场;“华灯齐放”“礼花飞舞”感受入夜的“一片辉煌”;“翩翩起舞”“纵情歌唱”体会人们的欢乐。5.节日的天安门是花的海洋,是歌的海洋,是人的海洋,是欢乐的海洋……分组合作读、赛读、齐读,读得此起彼伏,读出欢乐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