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天安门广场》 这篇文章,在我看来,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 1-3 小节,介绍了天安门广场上雄伟壮丽的建筑。第二部分 4-6 小节,抓住三个特定的时刻,描写了天安门广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气象。 第一小节既可以看做是第一部分的总起句,又可以看成是整篇文章的总起句。讲了广场的地理位置和规模。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这种中心地位不仅指地理位置上的,更喻示着它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中心。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最宽广、最壮丽的城市广场。 我在初读整篇课文时,曾经有一个想法:是否需要在世界上最宽广、最壮丽的城市广场后面加上之一二字。因为,世界上著名的广场还有很多。过于强调我们的东西是唯一的、最好的,不利于培育孩子的国际视野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教育求真,应当从我们做起。也许有人要说,小孩懂什么国际视野可是,我要说,小孩子的成长就在这一点一滴之中。 但是,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才明白天安门广场确实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作者在这里用词是非常严谨的。当然,假如我们说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广场时,就要加上之一二字。据介绍天安门广场南北长 880 米,东西宽 500 米,面积达 44 万平方米,可容纳 100 万人进行盛大集会。而著名的莫斯科红场面积 9.1 万平方米,约占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它的大、宽广、壮观,是泱泱中华大气磅礴的象征,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第二小节写了天安门的近景。重点介绍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天安门、金水桥、华表。它们的特征就是雄伟壮丽、精致挺拔。 第三小节写的是远景,介绍了四个建筑物;;;;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向南眺望,一是进一步说明了广场之大,需眺望方能览其全貌,书中是用了一个文言味比较浓的词;;;;尽收眼底。二是表明即将介绍的四个建筑物与天安门距离较远。 第四至第六小节,都是介绍天安门广场在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它是新中国的象征,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课文抓住三个重要时刻来介绍天安门广场,尽显其庄严、蓬勃、辉煌的特征。 第一当然属于开天辟地、慨而慷的百年盛事;;;;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昭示着中国人民,终于走出了屈辱的历史,以不屈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毛泽东,他是人民领袖。他在天安门城楼上振聋发聩的宣言,喊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同时也给予了天安门广场更丰富的历史内涵。 第二个时刻是晨曦初露,庄严的国旗升起时。此时的天安门广场神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