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幼儿的“顺手牵羊”对幼儿来说,当他见到一个他所喜欢的东西时,内心自然会产生一种需求感,而这种需要会促使产生“拿”的行为。1.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幼儿的物权观不明确。对于幼儿来讲,特别是对3岁多的幼儿,暂时还没有弄清楚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东西是别人的。(2)家长过于溺爱幼儿。如果家长对幼儿的任何要求都过于迁就或立即满足的话,幼儿就习惯于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3)幼儿的合理要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由于幼儿的合理要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他们从家长那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又羡慕别人的东西,于是就会采取拿别人东西的办法。(4)试图唤起成人的关注。有时幼儿拿走别人的东西,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或是喜欢的,而是通过这种行为得到他人尤其是父母的关注。(5)家庭的不良影响。许多幼儿的偷拿行为与家长的教育不当及其家庭的不良影响有关。2.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建议:(1)加强与家长的密切沟通。教师在肯定幼儿优点的同时,也要将观察到的行为和情况及时告诉家长,并告诉家长这种行为并非偷窃,建议家长对幼儿的这种行为不要大惊小怪,而是是要正常地去引导;(2)以生动形象的形式让幼儿理解物品所有权。不管是在家里或是幼儿园,为幼儿准备他专属的日常用品,如碗筷、护肤品、拖鞋等,不要和其他人混用,帮助他们建立“我的”的观念;(3)以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幼儿理解丢失东西的着急的心情。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让幼儿体验小王子丢失东西后着急的心情,感受不经同意随便拿东西给别人造成的麻烦和痛苦,以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