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一国两制”的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祖国统一大业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就曾提出“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设想,表示除外交外,台湾一切事务都由蒋介石全权处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就曾提出“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设想,表示除外交外,台湾一切事务都由蒋介石全权处理。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公开提出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这一方针内容成为后来“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把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正式概括为“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理论“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必须完整,不可分割,中国是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一国两制的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1、香港问题的由来2、香港回归历程3、香港回归的原因4、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5、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问题的由来1982年中英首次谈判英:主权换治权中:主权没商量1984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年香港顺利回归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议一议: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1、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2、方针正确。(关键)3、人心所向。4、法律依据。5、准备充分。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港、澳回归的意义港澳——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世界——为解决国家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范例。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979年,两岸停火中央政府提倡两岸直接实行“三通”;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1993年,举行“汪辜会谈”;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2000年以来,台湾政局变化,中共重申和平统一原则,并表示坚决反对“台独”。“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联系台湾当今实际讨论:两岸关系发展的阻力有什么?国际上:美、日台湾岛内:90年代以来“台独势力”、“一边一国”论等1、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荣誉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越大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2、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主权,这主要是指()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B.外国资本不动C.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反馈练习:CD3、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C.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就4、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就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②香港、台湾也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③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