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活动方案设计研修主题文言文历史材料题解答技巧的应用研究背景原因1.从高考层面看:文言文历史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是比较常见的试题类型。在每年高考历史试卷中都会有一定量文言文试题的出现,每年每种卷型至少都有一个以上直接涉及文言文材料的题目的出现,无论在选择题还是主观题,文言文材料内容或长或短,文言文阅读试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的分值。2.从学生层面看:部分学生因为汉语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往往对此类题型感到惧怕、厌烦甚至放弃等消极心理,不能积极正确地面对这类试题,对此类题型望而生畏,难于读懂材料,难于理解题意,难于组织答案,文言文材料的出现必然会给学生解答题目带来一定难度,从而影响到答题的效果。因此,学生在做文言文历史材料解析题中得分率普遍不高。3.从试题层面看:文言文历史材料题本身具有的特点。此类题型最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它具有综合性强、灵活性大、逻辑性严密等特点,成为历史考试中最有生命力的题型之一。这类题目通过文言文材料考查学生史料分析、归纳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考查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扩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这也受到了历史命题者极大推崇。因此,学生掌握这类题型的解法非常重要。4.从教学层面看:阅读和解答文言文历史材料题是高中历史教与学的薄弱环节,也是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既是教师教的棘手问题,也是学生学的困惑问题;既是体现语文知识掌握及运用的功底,也体现历史知识掌握及运用的功底。因此,此类题型能考查教师和学生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历史材料的理解、认知能力和快速、有效地联系书本知识进行迁移与运用的能力。2.提高学生对历史材料比较完整地准确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正确阐释事物能力以及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直接影响或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和综合素质。4.同时借此项研究来推动教研组教师合作意识,培育和提升团结协作精神,增进教师间的交流,推进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活动步骤1.审报准备阶段(2015年1月):制定研究计划,确定总课题研究方案,进行文献研究,结合学生对文言文历史材料题解答的情况,精心设计课题研究内容的具体方案,明确任务。2.实施阶段(2015年2月——7月):研究高考试题,分析学生解答原因,研究对策,并付诸实践。先进行行动研究,再总结经验,然后推广普及。同时,撰写相关的阶段性研究论文。(1)资料收集和整理阶段。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理论,并研究近五年来各省高考试题,并分析学生对文言文历史材料题解答的困惑和成因。(2)行动研究、案例分析阶段。研究提高文言文历史材料题解答的技巧和意义;(3)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研究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中对文言文历史材料题解答技巧的应用。(4)阶段性研究论文。要求课题组成员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课题教学论文;定期组织课题研究经验交流;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3.结题阶段(2015年7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并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