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学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日期:2008.07.13课题课型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之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复习课(一课时)课标要求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了解秦朝的“三公”制度。2.知道郡县制建立的史实。3.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4.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教学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一、背景:秦灭六国(BC____--BC________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我国历史上第____个统一的______王朝。二、基本内容:1、确立皇权的____________:------确立__________制(1)规定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__,终身_________。(2)为了维护皇帝尊严,规定皇帝称“___”,命令称“__”或“__”,玉印称“__”。(3)皇帝总揽全国____、____、____一切大权。中央、地方官员都要由皇帝_____。军队的调动以皇帝控制、发给的_____为凭据。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在中央实行_________制(1)职能:三公:________: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________:地位仅次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招领,兼理国家监察事务。________:负责全国军务,地位与丞相同。秦始皇未设,自掌军权。诸卿:设在丞相之下,分掌具体政务,作为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如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事务;廷尉:管理刑狱、司法。(2)特点:在地位、职责上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3、全面推行郡县制:-------在地方实行______制(1)郡: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秦始皇始设___郡,后南征___族,又设____郡、____郡、____郡、____郡等,达___郡。(2)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令或县长由皇帝任免,负责治理民众,管理____、____、____和____,由____考核.4、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特点是:官职有明确分工,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最终使最高统治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三、作用与影响:1、积极:(1)使秦朝国力增强,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2)秦朝利用这一制度,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凿灵渠;筑长城;移民等。有利于______________的发展,有利于____________的初步奠定、有利于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华民族。(3)奠定了我国2000多年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格局,为后世沿用发展。2、消极:秦朝利用这一制度推行______,激化了______矛盾,导致二世而亡。(皇权的加强,加大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暴政激化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推翻秦朝.)附: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确立前提:灭______,结束_______,完成_______。2、确立标志:确立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体制。(金字塔式统治机构)3、突出本质:________________。(主要表现:皇位世袭;皇帝总揽政、经、军、司等一切大权;中央、地方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命令)4、内部矛盾:中央内部矛盾(___权和___权);_____与_____矛盾。练习:1、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2、下列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根源的叙述,表述错误的是()A分散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其经济基础B实现国家统一和巩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需要是其社会根源C法家思想是其思想理论基础D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是其思想根源3、材料分析:材料一:秦灭六国之后,“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材料二:“天下苦秦揪已”“伐无道,诛暴秦”。材料三:西汉是封建专制的王朝。它在政治机构和政区体制上承续了秦朝的制度。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统一初期政治形势的一个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与材料一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秦二世而亡,是一个短命的王朝,汉朝为什么仍然沿用秦朝的制度?汉朝主要沿用秦朝哪些制度?试举两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