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晚清中国经济结沟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学习目标】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知识链接】1、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3、《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4、(08•江苏)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基础过关】一、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占据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严重阻碍社会进步与发展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解体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2)解体表现:①农村家庭衰败,造成耕与织的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②农产品商品化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3)解体影响:①自然经济解体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②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市场、劳动力、原料)二、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背景:清王朝面临目的、实质: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维护清朝的统治代表人物:中央以为代表,在地方以、、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来源:学*科*网]主张、口号:在“中体西用”“”的口号下,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后期以“求富”为旗号。时间:19世纪60~90年代内容:①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代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②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代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大多采用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有些商人为了赢利,投资入股,这些民用工业,已具有资本主义性质。③从70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十年之中,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④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还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结果:清军在中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了。评价:①洋务派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②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开端,诱导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③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认识: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来源:学+科+网Z+X+X+K]1、历史背景①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利润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2、产生:时间:[来源:Z§xx§k.Com]途径:①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矿业。②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分布区域:上海、广东、天津等地。代表性企业:方举赞的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源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的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特点:分布:集中在,内地很少结构:绝大部分是,重工业很少基础:资金少、规模少、技术力量薄弱,深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意义:是中国社会未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