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程标准素养解读了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1.历史解释: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力量的崛起的史料,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2.唯物史观:认识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决定因素是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体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决定作用。一、“别了,雅尔塔”1.东欧剧变(1)原因①长期受苏联模式束缚,东欧国家形成积重难返的政治经济困难。②苏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③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推动。(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3)结果:东欧国家发生剧变,新政权向西方靠拢。2.苏联解体(1)原因①国内政治体制僵化,经济机制活力衰退,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社会矛盾丛生。②戈尔巴乔夫改革走进了死胡同。③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推动。(2)经过①八一九事件使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②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3.苏东剧变的影响(1)1991年,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2)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崩溃。[概念阐释]东欧剧变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二、鼎足之势话西方1.背景: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2.表现(1)美国: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试图建立“单极世界”。(2)欧盟①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②1993年11月,欧洲联盟宣告成立。③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④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3)日本①在加强日美关系的同时,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②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军事力量日趋膨胀。三、走出低谷的俄罗斯1.面临问题(1)民族问题:国家存在着分裂的威胁,车臣地区战火不断。(2)经济问题:生产大幅下降,商品奇缺,通货膨胀愈演愈烈;财政赤字严重,经济危机冲击着整个俄罗斯。2.调整政策(1)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但反对北约东扩。(2)采取强硬措施对付国内的分裂主义势力。(3)保持在独联体中的地位和影响。(4)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扩大地区影响。(5)改组政府,强化中央权力,果断应对车臣问题。3.历史影响(1)俄罗斯的政治局面稳定下来并逐渐走出了低谷。(2)在国际事务中仍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四、风云际会看东方1.第三世界发展(1)1992年9月,在雅加达召开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2)中国连续挫败了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反华提案。(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2.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1997年全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国为制止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做出了贡献。(2)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树立了合作共赢的典范。(3)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倡导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理念,为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中国力量。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影响1.美国的单边主义史料“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1991年①美国总统布什《国情咨文》[解读]①根据史料出处中的时间:1991年,可知是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的对外政策。[思考]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对外政策的目的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原因。【提示】目的:依靠经济、军事实力,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建立“单极世界”。原因: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史料2003年3月美国开始宣布对伊拉克作战时欧洲盟国所持的态度。(Nien,Non均为反对之意)[解读]欧洲盟国与美国对伊拉克作战的态度分歧,实质是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较量。[思考]上述漫画反映了当前国际关系怎样的特点?【提示】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3.正确看待当前国际格局史料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