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学案新人教版【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学习目标】1.对照学案将教材相关知识点梳理清晰,并在书中标记,补充清楚。2.对照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进行理解,并熟练识记,对理解不清的做好标记。3.对课堂探究题目进行思考,并试着作答。【基础知识梳理】:①1842年《南京条约》割给英国。由来②年《北京条约》英国强占九龙司一区。香港问题③1898年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约》。实质:国家主权问题①1553年葡萄牙人进入澳门,1557年开始长期居住。由来澳门问题②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政府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正式强占澳门。实质:国家主权问题①1895年《》条约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由来:②二战期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归还台湾问题(近代)台湾及其附属岛屿。③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④1949年败北逃到台湾,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分离。实质:内政问题。含义:在……前提下(指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主体实行……,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的必经之路。目的:。雏形: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设想。酝酿: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表示只要台湾回归,将尊重。1981.9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具体阐述。形成提出:80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了深刻含义,完整的一国两制理论形成。过程宪法保证:1982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了新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确立:1984年,该方针在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思想想。意义:①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增强,国际地位提高。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③香港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统一之源统一之道(一国两制)件条④中英《联合声明》。⑤邓小平等人的贡献。香港①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确认过程中国政府将于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回归②1997年7月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同日,正式生效。①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意义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②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实践上取得的成功典范。背景:提供了成功典范。澳门过①1987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回归程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行使主权。意义:。两岸①停火:1979年大陆停止对金门的炮击,实现了两岸的真正停火。关系②交流:80年代以来,两岸、、的限制逐渐放宽,打破了两岸的新隔绝状态。发展③会谈:“九二共识”—1992年“汪辜会谈”在达成共识(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①1995年江泽民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政府的提出“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一贯主②2002年,中共在“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最佳方式,张并声明,“决不允许”。【问题探究】“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材料1(香港)青少年认同自己为中国人的比例10年间增长41%,香港民众对驻军的认同率达93.7%……香港大学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香港人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人民日报》(2007年7月1日)材料2美国权威杂志《财富》(《Fortune》)于1995年一度预言,回归将令香港死亡。但香港回归十年后,最新出版的《时代》周刊,在13年后为此言论进行重新审视,以整整25页的篇幅承认其姊妹杂志《财富》当年报道错误,更直认香港比从前更有活力。——新华网(2007年6月27日)材料3欧盟委员会22日发表的香港年度报告指出,自从中国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来,“一国两制”原则得到尊重,而且运作良好。—新华网(2007.6.22)依据材料,谈谈“一国两制”在港成功实践的意义。【高考题回顾】1.(2012年天津)“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确定统一之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