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 汉代儒学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二必修3历史学案VIP免费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 汉代儒学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二必修3历史学案_第1页
1/11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 汉代儒学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二必修3历史学案_第2页
2/11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 汉代儒学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二必修3历史学案_第3页
3/11
第3课宋明理学[学习目标]课程标准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重点难点1.掌握二程、朱熹、陆王等人的理学思想,理解程朱理学对儒学发展的影响。2.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理解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一、理学产生的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儒学的困境(1)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2)唐末五代之后,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受到削弱。2.儒学复兴运动(1)过程①唐代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李翱:提出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②北宋:士大夫们强调要巩固中央集权,必须复兴儒学。(2)影响: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深化理解正确认识“三教合流”(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未失去。(2)“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融合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3)“三教合流”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以及儒家思想的兼收并蓄,与时俱进。二、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1.基础奠定(1)周敦颐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2)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3)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2.形成:程颢、程颐找到并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概念阐释理学程朱理学的核心是“理”或“天理”。程朱理学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本原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三、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1.主张和成就(1)理气论:主张理先于气,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为一。(2)修养论:仁者境界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3)社会政治理论①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才算得道。②儒家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干预政治的关键在于“正君心”。(4)著作: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为之注解,从此《四书》成为理学的经典。2.影响: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深化理解正确认识理学的“伦理观”(1)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2)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四、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1.陆九渊心学(1)主张:提出“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认为应剥落、扫除“物欲”“意见”等人心之弊。(2)评价:他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思想言论强烈地冲击了当时的思想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2.王守仁心学(1)主张:认为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灵明”就是天理、本心、良知;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2)评价:王守仁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3.意义: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问题思考材料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王守仁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陆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思考据材料分析,在对“理”的认识上,程朱与王守仁有何不同?提示不同:程朱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在心中,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归纳总结1.程朱理学的特点(1)从本体论的高度探讨宇宙与人生的问题。程朱理学把传统儒学的积极入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 汉代儒学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二必修3历史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