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课辛亥革命学案新人教版【课标】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重点】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难点】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课前自主复习*夯实基础一、辛亥革命的背景---清末民主革命风潮1、背景:(1)政治:(2)经济和阶级:(3)思想(4)主观: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组织、思想、军事准备)二、辛亥革命的经过1、爆发:武昌首义(1)时间:(2)结果:(3)影响:2、高潮: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1)1912.1.1中华民国的成立:(2)1912.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内容、意义)(3)帝制的终结:1912.2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清朝260多年的统治3、结果: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果实—原因)三、辛亥革命的评价1、意义:(1)性质(2)政治(3)思想(4)经济(5)法律(6)社会(7)对外2、局限性:【课堂探究1】辛亥革命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l1分)(标题)辛亥革命:①(一)1.以近代西方的政体模式取代旧王朝1)推翻清朝帝制2)②2.③1)改称谓2)废跪拜礼仪(二)1.新体制由旧政权中的当权人掏所掌控l)④2)地方军队主要控制在晚清新军将领手中2.⑤1)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度除不平等条约2)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课堂探究2】以不同史观看辛亥革命—革命史观、近代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有效训练】1.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A第一个要求推翻清政府B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阶共和国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的武装起义2.(2011年全国卷文综16)清初著名使人陈先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题诗一手,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3.(2013天津)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4.(2011江苏省单科)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学国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5.(2010高考安徽文综15题)图3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6.(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2012年四川文综)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图6)。这反映出()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上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显著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8(13·课标全国Ⅰ)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