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五中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五: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导学案人民版1、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专题总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外交开创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中国外交重大突破时期(20世纪70年代)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3、本课课题: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4、本课知识结构:外交政策(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及方针“另起炉灶”建国初期外交方针(策略)“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1949--1955)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外交活动及成就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国际形势:(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_________新中国;(3)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_____(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2、新中国的外交政策:_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知识补充: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因是什么?(1)新中国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府,必然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独立和主权完整,故而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2)旧中国采取屈辱的外交政策,新中国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必然采取新的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政策,废除旧中国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3、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内容(1)“另起炉灶”①含义: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________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________外交关系。②作用:这就使得中国改变了____________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_________的外交关系。(2)“一边倒”①含义: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____________阵营一边。②作用: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_____________的地位。(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①含义:首先清除_______________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②作用:,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知识补充:建国初期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如何理解“一边倒”?(1)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①从国家性质看: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②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和封锁政策。③从革命斗争经验看: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④从目的看: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2)对“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所谓“一边倒”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边倒”的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条件地倒向苏联一边;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4.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建国第一年同________等17个国家建交;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政府第一个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匈牙利等10多个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2)________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1949年12月,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赴外国进行正式访问的政府代表团。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这一条约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1)国际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________;(2)国内背景: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即将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2、目的:(1)直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