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作者及长篇小说《草房子》2.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的音、形、义。3.速读课文,列出故事情节提纲。4.欣赏景物描写的句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5.联系实际,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悟联想。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长篇小说《草房子》共九章,写了男孩桑桑、杜小康、陆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6年小学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弥漫着艰辛与苦痛,也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辉。其中《红门(一)》《红门(二)》两章,就是以杜小康为主要描写对象。本文题目是作者后加的。请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嬉闹觅食纯粹撩逗肥硕撅狗吠shuòjuēcuìxīmìliáofèi•速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快又好!(8分钟后回答)•要求:按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有感情的品读文章,品味语言,思考本文的情节內容,文题含义。“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杜小康因(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地点:)(事情:)的经历,描写了一个(性格:)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性格:)的男子汉的过程。”开端(1):交代背景,杜小康跟随父亲去放鸭发展(2—27):杜小康跟随父亲在荒无人烟的芦苇荡安了家高潮和结局(28—52):在暴风雨夜,小康独自一人寻找鸭子,他感觉自己长大了。文题是文题是““孤独之旅孤独之旅”,对杜小”,对杜小康来说“康来说“孤独孤独””的含义是什么?的含义是什么?文题是文题是““孤独之旅孤独之旅”,对杜小”,对杜小康来说“康来说“孤独孤独””的含义是什么?的含义是什么?11、、失学的痛苦、寂寞。失学的痛苦、寂寞。22、、放鸭生活艰辛、孤寂。放鸭生活艰辛、孤寂。一、陷入孤独之境杜小康失学:无助(1)开端二、不堪孤独之旅(2—27)发展初离油麻地:依恋远离油麻地:茫然走进芦苇荡:害怕三、承受孤独之坚(28—52)高潮结局梦中哭母亲:孤独激战暴风雨:坚强鸭子长大了:喜悦(欣赏录音朗读:第三部分)找出本文的环境描写(鸭群、芦苇荡、暴风雨),用波浪线划出,并体会它的作用?环境描写鸭群芦苇荡暴风雨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文章孤独的气氛,烘托人物孤独害怕的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同时增加了文章的美感,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学气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的力量是无穷的。战胜自然,战胜自我。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练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探究主题艺术特色: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动情节发展;细节描写对文章主题推波助澜:明线和暗线交织:明线:养鸭的过程;暗线:小主人公心灵成长的过程。1.必做题:A、P63页“语言积累运用”。B、学习本文后,请将写出200字左右的感悟联想(写在作业本上)。2.选做题:P66页“拓展延伸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