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习目标】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的兴起。【知识链接】1、印刷媒介的出现,不仅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成为人们斗争的工具。中国近代史上,曾大力发挥宣传改良、为变法制造舆论作用的报刊是A.《时务报》B.《民报》C.《新青年》D.《新华日报》2.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3.“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4、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基础过关】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____,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影响较大的有____、____、____。2、电影在中国的放映经历了从无声到____、从黑白到____、从进口片到____的发展阶段。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是1896年____“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民国时期的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知名的导演与明星,如郑正秋、田汉、赵丹、胡蝶。1958年5月1日,____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____。3、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影响是:民众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们的工作、学习及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发生惊人的变化,如网上购物、网络家庭办公、网上银行、远程教育、电子报刊。【自主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4:00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4:15革命文艺5:30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6:0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6:20革命文艺6:30新闻和报纸摘要8:00体育节目8:15革命文艺8:30新闻和报纸摘要11:00国际时事11:30人民解放军节目12:00对工人广播12:30新闻13:00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15:4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16:00红小兵节目16:20红卫兵节…………材料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周一至五逢整点安排l0分钟《整点新闻》,逢半点安排5分钟《半点新闻》和5分钟《气象·生活》周六、日0:30午夜剧1:30怀旧影院场2:30夜读心灵5:30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5:00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7:20知天下8:00体育直播间8:20做客中央台l8:40财经在线11:10法治中国12:35体彩时间12:40中国质量报道(含整点新。闻)19:20城乡纪实20:30天天福彩20:35小喇叭22:30神州夜航(含整点新闻)0:10生活资讯l4:30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5:00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8:35流行经典9:30娱乐周报12:00天天体彩20:30天天福彩20:35体育沙龙请回答:(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判断的理由。(6分)(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4分)(3)你如何认识广播媒体的社会功能?(2分)2、(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八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材料二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年—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