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研读。1.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观测手段、数据意义。•观测手段:“活的仪器”活生生的生物。•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举例子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研读。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有四个:纬度(7)主空间影响程度大经度的差异(8)高下的差异(9)古今的差异(l0)次时间影响程度小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些例子的运用能使读者更具体地理解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成因,有说服力。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换顺序说?为什么?•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大自然的语言》写作特色(1)文笔活泼、语言生动,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理通晓、举例恰切。(2)寓科学现象的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中。写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借杏花、桃花来“传语”、“暗示”,写布谷鸟“唱歌”,把大自然人格化。生动活泼,自然巧妙。(3)逻辑严密、条理分明、结构清晰;整体上:由浅入深、由具体到一般的顺序逐层展开。局部上:如文章的第三部分,由主到次的顺序逐条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具体说明中,作者还注意了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按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加以说明。如在说明高下差异时,作者不仅说明了一般的情况,而且进一步说明了“逆温层”这一特殊的现象。(4)运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使道理易于接受和理解。(5)语言准确鲜明、洗练清新、精彩传神。(6)语言富于感染力(7)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人格化,达到生动传神,引人入胜的效果。作业仿句,每人练习写作2个。例:大自然每天用不同的语言和我们说话:早上的太阳亮亮,午后的雷声作响,告知了天气的语言。鲜艳的花儿,枯萎的落叶,告知了季节的语言。蚂蚁的勤奋工作,告知了生命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奇妙。•大自然每天用不同的语言和我们说话,,告知了天气的语言。,,告知了季节的语言。,,告知了生命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奇妙。•示例:•大自然常常用不同的语言和我们说话:晚上的风冷呼呼,天空的云黑漆漆,诉说着天气的语言。蓝色的天空,变红的小花,诉说着季节的语言。蝉的音乐变好听,蝴蝶的翅膀变颜色,告知了生命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奇妙!•大自然常常用不同的语言和我们说话:早上的超大豪雨,天空的闪电打雷,告知了天气的语言。橘色的叶子,红色的花朵,告知了季节的语言。甲虫的擂台大赛,蜜蜂的嗡嗡叫声,告知了生命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奇妙板书•二、(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三、(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纬度(7)主空间影响程度大经度的差异(8)高下的差异(9)古今的差异(l0)次时间影响程度小•四、(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