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理论应用于初三化学复习的研究徐春阳胡志刚张茗(福建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州350000)摘要:要提高初三化学复习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需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具有充足的认知策略知识储备,能够制定出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监控自己,积极主动调节、保持自己的学习状态。众多教学研究已经表明,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对其学业成绩有重要影响。笔者将元认知理论知识同初三化学复习教学过程有机结合,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复习任务,通过元认知理论化学复习课的特点研究元认知理论化学复习课的策略。关键词:化学复习;元认知;自主学习1元认知理论应用于初三化学复习教学的研究背景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6年将元认知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正式提出。通常,元认知就可以理解为是关于认知的认知。Flavell认为,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和意识【1】。元认知理论传入我国后,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教授探究元认知与思维品质的联系,得出元认知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结论;华东师大桑标认为元认知与智力超常的关系密切;胡志海、梁宁建研究发现学业不良学生的元认知整体水平及各维度均显著落后于一般学生,元认知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学习活动缺乏有效的计划、控制与调节【2】。元认知理论进入我国后,广大一线教师也结合化学学科和日常教研工作对元认知进行了大量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探究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途径方法,如张文涛老师通过制作学生自我提问单来培养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3】。二是探寻建立中学生元认知能力水平的量化工具,如刘公园在硕士论文《高一学生化学问题解决元认知水平调查研究》中编制的学生元认知水平量表。三是针对学困生的元认知能力水平分析,并探寻加强学困生元认知能力水平的途径,如柯小君老师的《浅谈渗透元认知改善化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一文,既总结了化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缺陷,又有相应的改善方法建议。四是将元认知理论应用于日常教学,实验研究元认知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如严业安老师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出声思维法、自我提问法、自我反思法等方法来1王兰锋.元认知研究综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4(4):23-25.2王丽波,田耀宗.元认知研究综述[J].晋中学院学报.2007,24(5).3张文涛.化学教学中实施元认知能力培养的方法初探[J].化学教学.2012.9加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通过对比发现,学生经过元认知思维训练,化学成绩得到提升,并且学困生进步幅度要明显大于学优生等结论【4】。2元认知视角下的初三化学复习课堂特点2.1还学习主动权于学生元认知知识即是人们关于影响自己认知活动的所有因素的认知,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和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应用的知识。处在初中三年级的年纪,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学习是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事情,学习是为了自己能更好地成长,能适应将来社会的残酷竞争,而不是父母老师强加于己的任务。所以对于学习任务,学生应能够主动、有强烈自觉意识地去完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扮演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指导,而不是越俎代庖,替学生制定好全部的学习安排,将学生置于被支配地位,没有自主性。学生自主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早期老师要做较多的引领安排,但是之后应有意识地逐渐放手学生自主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成长更需要的是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培养、意志的训练,早期的自主学习训练会帮助学生在进入高中乃至大学后,良好应对更艰巨的学习任务。2.2鼓励学生制定复习策略鼓励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开始具体章节或知识点复习前,由教师给出知识点的复习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复习重难点,选择复习策略,安排复习时间,规定复习效果的检查措施,制定监控策略,问题补救方法。这样,由学生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提高复习的效率。当然,各个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客观差异,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给出个性化的指导,学优生有自己的学习习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