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公平吗》教学设计辽宁省丹东市第九中学朱雪梅一、教材分析:《游戏公平吗》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及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意义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知识点。本章是上学期知识的延续,本节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节课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和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打下基础。通过具体情境体会概率,在丰富的实际问题中认识到概率是刻画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从生活走进课程,从课程走进社会”的理念。教材首先用一个不公平游戏的情景,让学生从“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确定现象的特点,然后又用一个投骰子的游戏让学生总结出不确定事件发生的范围。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最终目的。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生活中的各类游戏和各类事件充满了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他们喜欢交流、合作探究,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表达的能力。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并且知道不确定事件是有大小的,同时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对确定事件的发生也有一定的经验,但对不确定事件的大小还有一定的困惑,多数学生认为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50%。三、教学目标:鉴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仅根据教材和课标,更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身心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讨论游戏的公平性让学生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生活的情景里,学生的经验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活动中品尝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学会与人合作及交流,建立自信,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四、教学重点:经历“猜测,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五、教学难点:第一个转盘游戏的公平性的判定及总结不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范围。六、教学关键:游戏公平的探索。七、教学用具:自制转盘,骰子,多媒体课件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模式展开,首先由一个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于本节课的难点——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则由另一个游戏及学生的最佳搭档举例子总结出来。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探索、发现的乐趣、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而利用多媒体的大量信息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练习,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贯穿始终的小组竟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主学习。九、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活动说明(一)情境屋(引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让我们先做一个转转盘的游戏吧!看游戏规则,你们会做吗?谁来演示一下。老师这有两种形式的转盘。开心队、快乐队,你们各要哪种形式的转盘,谁有一个比较公平的方法来决定谁先要转盘呢?开始游戏吧(每人做5次)!(做完游戏的同学思考:你使用哪种形式的转盘对你做游戏更有利?)2.队长汇报总分学生答:喜欢学生演示游戏过程学生提出公平方案(例如:猜硬币等)开心队:……快乐队:……(例如开心队使用A游戏性的问题情境切入后,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成为主动、积极的探索者,并在游戏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为新课的引出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把各组的得分作为两队的起始分数,增强了学生认真做实验、积极思考探究奥秘的兴趣、勇气和决教师问:大家能算出开心队的平均分吗?你们发现了什么?这哪是开心队呀!这真是幸运队呀!快乐队,你们相信吗?快乐队,你们都是偶数吗?是呀,那游戏公平吗?这里面还有许多数学的奥秘。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它。盘)学生齐答: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