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氨硝酸硫酸1、区别浓H2SO4和稀H2SO4,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A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铜片`B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液涂在纸上D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铝片【答案】C2、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答案】D3、下列方法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A.N2和H2催化加热制取氨气B.加热NH4Cl制取氨气C.将浓氨水滴加到碱石灰固体中D.将NH4Cl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答案】C【解析】A适合工业制取氨气,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加热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遇冷又化合为NH4Cl,B不合适;NH3极易溶于水,D不合适;只有C选项因浓氨水易挥发,碱石灰固体吸水放热,可用于快速制取氨气,故正确答案为C。4、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1B.1:3:1C.1:1:4D.3:3:8【答案】C5、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制取硝酸铜现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用:①Cu与稀硝酸反应制取3Cu+8HNO3===3Cu(NO3)2+2NO↑+4H2O②Cu与浓硝酸反应制取Cu+4HNO3===Cu(NO3)2+2NO2↑+2H2O③首先用氧气氧化铜屑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需硝酸的量③最少B.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①产生的有毒气体比②少C.三种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③>①>②D.三种方案的反应都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答案】D【解析】由制取硝酸铜三种设计方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判断:制备1molCu(NO3)2:①中放出2/3molNO气体,硝酸的利用率为3/4;②中放出2molNO2气体,硝酸的利用率为1/2;③中没有气体放出,HNO3的利用率为100%。而稀硝酸与铁发生反应,且生成的Cu(NO3)2也与铁反应。6、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答案】B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B.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l2+2OH-===Cl-+ClO-+H2OC.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2ClO-+H2O===SO+2HClOD.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SiO+CO2+H2O===H2SiO3↓+CO【答案】B8、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2.0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是()A.0.2molB.0.4molC.0.6molD.0.8mol【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整个反应过程中Cu失电子生成Cu2+,NO3-得电子生成NO2-。设NaNO3、Na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y=×2=1.6,根据Na+守恒有:x+y=0.5×0.2=1.0,二式联立解得x=0.2mol,故选A。9、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然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①加热条件下,过量的Mg与浓硫酸充分反应②4molH2与1molN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③在加热条件下,过量的MnO2与浓盐酸充分反应④在加热条件下,过量的Cu与浓硫酸充分反应⑤过量的Ag与浓硝酸充分反应⑥过量的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⑦过量的Cl2与NaBr溶液反应.A.②③④⑥B.②③⑤⑦C.①③⑤⑥D.③④⑤⑥【答案】A【解析】①镁和浓硫酸、稀硫酸都反应,所以过量的Mg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能完全反应,故不选;②4molH2与1molN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所以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故选;③在加热条件下,MnO2与浓盐酸反应和稀盐酸不反应,所以即使二氧化锰有剩余,盐酸不能完全反应,故选;④在加热条件下,Cu与浓硫酸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即使铜有剩余,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