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纸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纸。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A.自给自足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D.家庭经营2.春秋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此处的“田”属于A.国有土地B.君主私有土地C.地主私有土地D.自耕农私有土地3.战国时期,秦国“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这实质上A.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度B.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4.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镇设“御窑厂”,镇内有官窑五十八座,“昼间白烟掩盖天空,夜则红焰烧天”,生产规模宏大。一般来说,历代由朝廷垄断专用的瓷窑均称“官窑”,由官员管理。因为这样做主要是可以A.保证朝廷有丰厚的财政收入B.保证技术的传承与创新C.显示朝廷的威严D.生产足够精美的产品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C.流通领域出现纸币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6.《新唐书》:“两京诸市署:……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唐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C.唐抑制城市商业发展D.唐通过有效措施管理城市商业7.“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与此指导思想相一致的是A.休养生息B.重农抑商C.闭关锁国D.精耕细作8.中国古代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造成的主要后果是A.导致中国科学技术逐渐落后B.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使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窄D.使地主和商人大量购田置地,不利于扩大再生产9.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屑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时钟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10.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A.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B.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1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以下历史事件和现象,不属于新航路开辟影响的是A.明朝中国人的食谱发生了变化B.欧洲市场出现了烟草、可可商品C.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欧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12.公元6世纪以前,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1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16世纪的西欧出现通货膨胀。这种现象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13.下图是两个国家的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示意图。图中甲乙两个国家应该是A.葡萄牙、西班牙B.葡萄牙、荷兰C.英国、西班牙D.荷兰、英国14.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材料说明了A.殖民扩张传播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B.黑奴贸易促进美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C.殖民扩张为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灾难D.殖民扩张与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