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Cu-64Mg-24Al-27K-39S-32Ca-40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O3,则R元素的名称为A.硫B.砷C.硒D.硅2.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A.Be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B.21H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C.NaHCO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D.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3.重水(2H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氘()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B.与是不同的核素C.1H2O与2H2O是同一种物质D.1H218O与2H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4.镁、锂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例如,它们的单质在过量氧气中燃烧时均只生成正常的氧化物等,下列关于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Li2SO4能溶于水B.LiOH是易溶于水、受热不分解的强碱C.Li遇浓硫酸不产生“钝化”现象D.Li2CO3受热分解,生成Li2O和CO25.分别处于元素周期表第2、3周期的主族元素A和B,它们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相差两层。已知A处于第m族,B处于第n族,且A只有正化合价。则A、B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m、nB.m-2、10-nC.m+2、n+10D.m+8、n+106.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生成1mol正盐的ΔH=-12.1kJ/mol;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A.-69.4kJ·mol-1B.-45.2kJ·mol-1C.+69.4kJ·mol-1D.+45.2kJ·mol-17.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A.x+2B.x+4C.x+8D.x+188.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A.LiIB.NaBrC.KClD.CsF9.已知(1)H2(g)+1/2O2(g)=H2O(g)∆H1=akJ·(2)2H2(g)+O2(g)=H2O(g)∆H2=bkJ·(3)H2(g)+1/2O2(g)=H2O(l)∆H3=ckJ·(4)2H2(g)+O2(g)=2H2O(l)∆H4=d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B.b>d>0C.2a=b<0D.2c=d>010.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B.C.D.11.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①碘升华②溴蒸气被木炭吸附③酒精溶于水④HCl气体溶于水⑤冰融化⑥NH4Cl“升华”⑦氢氧化钠熔化⑧(NH4)2SO4溶于水A.①④⑥⑦B.④⑥⑧C.①②④⑤D.④⑥12.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2.2gCO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2NAB.标准状况下,11.2LSO3中含的氧原子数为1.5NAC.25℃时,0.1mol/L的一元强酸HA中,H+的个数为0.1NAD.6.4gCu与一定浓度的HNO3完全反应得到混合气体,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1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2的电子式:N⋮⋮NB.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IC.S2-的结构示意图:D.硫酸铁的电离方程式:Fe2(SO4)3=Fe3++SO42-14.X、Y、Z、W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Y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B.Y分别与Z、W、R以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有5种C.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Y的氢化物熔沸点比R的氢化物熔沸点低D.Z、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R>W>Z15.右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不能反应16.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D.单质的还原性A>B>D>C17.在一定条件下,RO与R-可发生反应:RO+5R-+6H+===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B.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