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练(三)(建议用时:30分钟)1.(2019·宁波选考适应性考试)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人工育茧和丝织技术。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A.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多次出现玉蚕B.浙江钱山漾遗址发现绢片和丝线C.甲骨文中出现了祭祀蚕神的内容D.《周礼》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作“妇功”解析:选B。商代晚于新石器时代,故A项错误;钱山漾遗址属原始社会晚期良渚文化,有绢片和丝线,说明该时期已出现“人工育茧和丝织”,故B项正确;甲骨文属于商代,晚于新石器时代,故C项错误;《周礼》成书有多种说法,最早也为西周,故D项错误。2.(2019·温州中学选考模拟)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一现象对应的朝代应该是()A.西周秦朝三国B.汉朝唐朝明朝C.战国汉朝宋朝D.秦朝汉朝唐朝解析:选D。有叛人而无叛吏是指秦朝,秦朝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避免了周朝地方割据局面的重演,但秦朝却因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推翻;有叛国而无叛郡是指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朝廷;有叛将而无叛州是指唐朝,唐玄宗时期设节度使,结果因节度使权力过大造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局面。因此答案是D项。3.(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测试)明清以来,一些文人学者认识到空疏的理学是于事无补之学,转而研求农政、刑名、河工、漕运、币制、战守、舆地等学。下列著作不能体现这一治学风格的是()A.《四书章句集注》B.《日知录》C.《天下郡国利病书》D.《海国图志》解析:选A。《四书章句集注》是儒家理学名著,为朱熹的代表作之一,与材料“研求农政、刑名、河工、漕运、币制、战守、舆地等学”不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体现了丰富的经世致用的思想,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天下郡国利病书》是记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和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4.(2019·绍兴高三选考科目适应考试)中国文人为获取报酬而为他人写墓志铭的现象自古有之,但为商人大量写墓志铭或詹寿则是明代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新现象的出现说明()A.士商之间的界限已经完全被打破B.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念受到了挑战C.从商者的法律地位有了根本改观D.明朝政府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解析:选B。“士商之间的界限已经完全被打破”“从商者的法律地位有了根本改观”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A、C两项。明朝政府坚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为商人大量写墓志铭或詹寿则是明代出现的新现象”说明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传统的“重义轻利”儒家价值观念受到了挑战,故选B项。5.(2019·余杭中学等四校高三期中)下列选项与史实完全相符的一项是()选项时间事件或条约影响A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清政府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B1895年《马关条约》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C1900年《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空前激烈D1942年中国派远征军入缅1945年击败侵缅日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解析:选D。本题考查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是在鸦片战争后,《马关条约》后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是在1901年,故C项错误。1942年,中国派远征军入缅,1945年击败侵缅日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故D项正确。6.(2019·金华十校模拟)近代以来,中国在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工具、邮电通信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架设②第一条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建成③合身适体的旗袍开始出现④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开始实施A.②④③①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④①③解析:选C。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出现在1877年;②出现在1906年;③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④出现在民国成立后,即1912年之后。故C正确。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