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图13—13所示,正确的是9.如图13—14所示的四个碗中均盛满水,用力的示意图表示了碗壁上所受的压力,大体来说,其中正确的应该是11.三个容器分别盛有水银、水和煤油,它们对容器底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在容器中液面最高的是A.水B.水银C.煤油D.一样高12.如图13—15所示,标有1、2、3号码的三个物体,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均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A.1号最大B.2号最大C.3号最大D.一样大13.如图13—16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A.甲的最大B.乙的最大C.丙的最大D.一样大1、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C.如甲、乙质星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2、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已知ρ甲<ρ乙<ρ丙。若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丙三个正方体上部切去一块,使三个正方体的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关系为:A.△m甲=△m乙=△m丙;B.△m甲>△m乙>△m丙;C.△m甲<△m乙<△m丙;D.△m甲>△m丙>△m乙。3、压力、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强表示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一种力;C、压力的大小由重力决定;D、压强表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4、图甲是边长为a、用均匀材料制成的正方体物块,它漂浮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液体密度为,把它从液体中拿出并擦干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组成物块材料的密度为图13—13图13—14图13—15B.物块所受的重力为C.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为D.在图乙中为了能使物块绕CC′边转动,在AA′边上施加的力F至少是5、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A.;B.;C.;D..6、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7、如下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取走金属块A,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边长之比l1:l2=2:3,已知p1:p2=3:2,则金属块A与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8、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p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浸没在该液体中(A与容器底未接触),金属块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将木块B放人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B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12;把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木块B刚好没入液体中(如下图所示)。若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13:24,则金属块A的体积为()9、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300克,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内盛0.6千克的水,放在面积为1平方米的水平桌面中央。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多大?⑵当小明将100克的玻璃球放入茶壶内,水面上升了1厘米,但水并未溢出。此时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10、如图12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均为980牛,A的边长为0.25米,B的边长为0.4米。①求正方体A的密度ρA。②求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③若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ΔV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和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V的取值范围。11、如图为一水箱自动进水装置。其中杆AB能绕O点在竖直平面转动,OA=2OB,C处为进水管阀门,进水管口截面积为2厘米2,BC为一直杆,A点以一细绳与浮体D相连,浮体D是一个密度为0.4×103千克/米3的圆柱体,截面积为10厘米2,高为0.5米。细绳长为1米。若细绳、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