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歌》说课稿执教:袁方•课题:二年级《螃蟹歌》•课型:唱歌课•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歌曲《螃蟹歌》说教材1.教学内容2.教材地位3.教材分析4.学情分析5.教学目标6.教学重难点1.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歌曲《螃蟹歌》2.教材地位《螃蟹歌》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四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以动物为主题的单元,是将所学习过的有关动物的音乐作品进行复习和总结的一个单元。通过唱歌、欣赏和歌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传达给人们的不同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本课是第四单元第三课,为唱歌课。3.教材分析:这是一首2/4拍风趣活泼的歌曲,富有戏剧性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四川童谣。歌曲内容反映了一只水鸟(鸬鹚)遇到螃蟹被夹住脚的情景。歌词生动形象、富有地方色彩,颇具情节性和戏剧性。歌曲第一部分描述了螃蟹的形态特征,第二部分是音乐戏剧情节的展开,描述了鸬鹚脚趾被螃蟹歌的“夹夹”夹住了,一方面鸬鹚想努力挣脱,但又甩不掉,一方面螃蟹夹紧不放,从而将歌曲推向高潮,意味深长,充满幽默感。4.学情分析:螃蟹歌是一首地方色彩比较浓厚的歌曲,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旋律跳动性较大,所以一定要在前面的教唱环节中,拍手律动感知音高变化,唱好每句旋律。作为孩子,要想流畅的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在方言发音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发现四川方言发音和普通话发音有什么区别,然后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这首歌曲表演性很强,针对二年级学生多动的性格特征,设计了角色表演,律动等环节,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表演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5.教学目标:•能用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地演唱《螃蟹歌》,体验乐曲诙谐、活泼、幽默的情绪。•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指导学生将歌曲描述的情节加以深化,乐于与他人合作,创编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从中体验到表演带来的乐趣。6.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准确地演唱好歌曲《螃蟹歌》&能用愉快的心情,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表演难点: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说教法学法•1.情境教学法和律动教学法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在情境教学法和律动教学法相结合的基础上,加入讲授法,范唱法的混合使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的歌唱习惯•3.提问法•4.观察法的运用说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师生律动,导入二.学唱歌曲1.创设情景2教师有表情的范唱———揭示课题《螃蟹歌》3.有节奏的朗诵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声音又弹性,4分句教唱5全体齐唱三.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1.出示课件:2解决方言:3用方言唱歌四.处理歌曲五、创编表演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