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导读•1阅读“木石前盟”•2《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了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请简要叙述这两件事。(100字以内)•3《红楼梦》中“宝黛初会”时宝玉有一个摔玉的举动,他摔玉的原因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4《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生的命运都与他随身的一块玉密切相联,请简述贾宝玉与玉有关的一件事。•5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一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两个女子的命运。请指出这两个女孩是谁,并简述其中一个女子的身世与命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6研读十二钗判词。力求悟出判词对相关人物命运的暗示•7简述《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有关情节。•8“黛玉葬花”表现了黛玉当时什么样的处境和心情?•9“宝玉挨打”之后,同是前来探望的宝玉的宝钗和黛玉,言行情态各不相同,请你对此作简要叙述。•10在《红楼梦》里,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兴盛衰亡。根据你对刘姥姥的了解,说说她的性格特点,以及她在全书中的作用。•11研读元妃省亲一段,从中了解大观园基本情况及元春哭泣所反映的内心世界。•12请简述抄检大观园的故事。•《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这一故事的具体策划是谁?具体说说探春和惜春两人在这一事件中各有什么反应?•13王熙凤借刀杀人是她“毒”与“奸”的又一集中体现,可结合原著和人物分析认真研读。•14宝玉大婚和黛玉之死是小说的又一高潮,要认真阅读原著,体会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15《红楼梦》中塑造了一大批丫鬟形象,其中一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鬟,她曾经当着贾宝玉撕扇子,也曾经撑着病体补孔雀裘。请说出她的名字,并简要说明她的性格特征。•妙语佳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忽喇喇似大厦将倾,昏惨惨似灯将尽。◇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相关趣典《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其异名还有《情录》、《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金玉缘》等等。《石头记》主要写贾府的兴盛和没落,其中的第五回写“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书中还写着警幻仙令十二个舞女演新制的《红楼梦》十二支曲子给宝玉听,由于这十二支曲子暗示了全书的主要情节的发展和主人公最后的归宿,所以在小说的流传过程中,有人就把《石头记》也称为《红楼梦》。又因《石头记》中写的宁、荣二府是一个显贵之家,是一个巨户望族;大门是红的,女子住的楼阁是红的。所以“红楼”又是富贵人家的代称,也是女子住处的代称,甚至富家的高贵小姐也以“红楼”而代之。梦,即梦幻。古人认为人生一世,富也好,穷也好,最终还是一死,这就好像一梦破灭,所以说“人生一梦”。又再美好的儿女之情,最终也是生离死别,没有不散的宴席;宴席一散,一切落空,这也如同一梦,梦破一切皆空,到头来还是一个悲剧。而《石头记》写的正是这样一个梦,这样一个悲剧,贾府最终的结局也是这样一个悲剧。曹雪芹在写前八十回时,贾府的终局还未写完,但已经多处有走向灭亡的暗示,所以书名叫《石头记》。高鹗续书按照曹雪芹前八十回所暗示的线索,写了贾府的终局,也就是将曹雪芹所写的“梦”的最后破灭展示出来了;而这个“梦”又是在贾府的红楼里发生的,所以就以《红楼梦》的书名取代《石头记》了。•1、•2、•3、“抄检大观园”时,当凤姐和王善保家的抄检到探春的秋爽斋时,探春是如何反应的?请你就此作简要叙述,并指出探春为什么有如此反应。•4•主要事件:1、王凤姐弄权铁槛寺;2、林黛玉焚稿断痴情;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4、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贾宝玉: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薛宝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