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丹五中新课程有效教学—教学案例新课程有效教学案例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案例学校名称:乌丹五中课程名称:语文内容主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师姓名:鲍宇兰教龄:12年参考文献:校长寄语:有效教学是我们的价值追求,学会有效备课、学会有效上课,提高教学效益,追求职业幸福1授课年级9、4学科语文主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任课教师鲍宇兰课型问题生成课展示解决课课时2授课日期11、8---11、19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抓住对方薄弱环节进行有理有据的驳斥。2、朗读品味,体会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的语言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3.领悟文章的写作技巧。教学难点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关键问题1、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2、掌握驳论文的写作技巧。教学方法1、.朗读讨论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六字”读书法:通过读、画、写、记、练、思的方式在读文时进行批注,总结归纳。3、质疑点拨法:采取质疑研讨、点拨指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蕴含的深层意义。4、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的合作,使生成的问题得以解决。对疑难问题进行组内及组间追问质疑,把握重点,各个击破。内蒙古乌丹五中新课程有效教学—教学案例参考文献:校长寄语:有效教学是我们的价值追求,学会有效备课、学会有效上课,提高教学效益,追求职业幸福2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准备:1、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2、了解鲁迅及《且介亭杂文》。3、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历史知识。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境,导入主题15秒钟创设语言情境【旁白】今天,我们为祖国的强大感到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1、表现出积极的参与兴趣。2、怀着对问题的探究的热情走进文本。阅读课文,初步感知15分钟创设阅读与思考情境【旁白】现在请大家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思考下面的问题: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1、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从字音、语速、语调、情感等方面进行朗读指导。2、教师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1、学生能够流畅的朗读课文,掌握“搽玄虚省悟自欺欺人渺茫脊梁诓骗怀古伤今”等词语的字音及意义。2、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作简要勾画、圈注。3在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在朗读思考中明确答案。、4、学生在思考后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内蒙古乌丹五中新课程有效教学—教学案例参考文献:校长寄语:有效教学是我们的价值追求,学会有效备课、学会有效上课,提高教学效益,追求职业幸福3深度预习,合作交流14分钟45秒钟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旁白】下面请大家默读文章,结合老师提供的《问题导读评价单》,进行深度预习。1、教师下发《问题导读评价单》。2、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及时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3、教师参与学生合作交流,对学生的见解进行评价指导。4、重点对第三小组进行学习指导。1、学生根据《问题导读评价单》默读课文。2、学生按照《问题导读评价单》的要求,结合“读书六字诀”自主预习课文。3、学生可以就预习中的见解、疑问与同伴进行交流。组内交流,畅谈收获11分钟30秒创设交流与表达情景【旁白】看了同学们的小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