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小实验,导入新课1、出示台灯,做小实验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认识吗?(台灯)我要做一个实验,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现象?2、(关掉手中的台灯,打开教室的灯)问:你刚才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它有趣吗?老师在灯光下找见了手的影子,那么,我和我的影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来学习一篇课文。3、出示课题:《我的影子》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识字。2、学生指读,多读几遍。3、同桌互读,互帮识字。4、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摘苹果游戏:老师出示已画好的苹果树,再把写有生字的红苹果挂在树上。告诉学生,你认识什么字,就摘带这个字苹果,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字,再领同学们读两遍,才能把苹果带回家。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刚才写字的苹果又回到了课文中,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请同学们自由读文。2、在读的过程中,用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字词、句子,可以多读几遍。3、教师问:读了以后,你都知道了什么?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1、齐读最后一段。(从中心句入手,找到文章的灵魂,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2、师质疑:一路上,影子总跟着我变来变去,它到底都怎样变化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用笔画出来。3、指名回答。(影子在不停地变化,一会儿变成《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一会儿变成“小人国”里的巨人了;一会儿跑在前,一会儿跟在后,一会儿跑到我的左边,一会儿又转到右边去了;我蹦蹦跳跳,它也蹦蹦跳跳;我做什么,它也做什么。)4、它为什么会变大、变小、跑前、跑后呢?请看实验。(这时,我又关掉教室所有的灯,打开台灯,举起左手,让左手的影子投射到墙壁上。为了使学生能看到手的影子在墙壁上的变大、变小、在身体的前面、后面,我不断地调整台灯与手的距离、高度。学生清晰地观察到手的影子在墙壁上的变化,准确地理解了文中“影子为什么会变来变去呢?”这一中心句。)(通过这一实验,使抽象的、难理解的句子,变成了具体的、形象的游戏。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这一要求。)5、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觉得影子好玩吗?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文中自己喜欢地句子、段落。五、联系实际,拓展内容1、同学们,我们在阳光下、灯光下很容易看到自己、其它事物的影子,而且影子会给我们带来乐趣,比如:夏天,我们在树荫下乘凉,就不会感到炎热,以及光影游戏,你会做吗?猜猜看,下面的图是谁的影子?晚上回家后,试着做一做,你还会变出谁的影子?2、小故事:有那么一个小孩,他在阳光下认真地跑着,因为他想要超越自己的影子。可是,不管他向前跳多远、跑多快,影子总是在他前面。后来,有个大人对他说:“如果你一直面对太阳,影子不就跑到你的背后去了吗?”你觉得这个大人说的对吗?想想看,咱们用台灯代替太阳来做这个实验。六、总结课文,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好奇”,上一节课《苹果落地》,牛顿对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产生好奇,知道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我的影子》,你都知道了什么?2、在生活中、大自然中,你想知道哪些奇怪的现象?(鸟儿怎样飞翔?天上为什么会下雨?风儿在说些什么?……)七、课后作业:回家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找出今天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的答案,下一节课我们来交流自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