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课人陈志怡授课人授课时间:2013年月日课题§3.5去括号(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去括号法则;能力目标使学生会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的运算;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比”、“联想”的数学思想方法重点及突出去括号法则;法则的运用难点及突破括号前是负号的去括号运算学法指导三疑三探教学教具教学习内容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活动5学过程一、设疑自探请同学们看以下两题:13+(7-5);谁能用两种方法分别解这两题?找两名同学回答,教师板演解:13+(7-5)=13+2=15;小结这样的运算我们小学就会了,对吗?那么,现在,若将数换成代数式,又会怎么样呢?再看两题:(1)9a+(6a-a);(2)9a-(6a-a)谁能仿照刚才的计算,化简一下这两道题?提问:1、上述两题的解法中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区别在哪里?2、我们是怎么得到多项式去括号的方法的?引导学生回答“是从数的去括号方法得到的”,教师指出这种方法叫“类比”3、第(1)小题与第(2)小题的去括号有何不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初步得出“去括号法则”二.解疑合探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括,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为了便于记忆,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下面的顺口溜: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去括号:(1)-(p+q)+(m-n);(2)(r+s)-(p-q)分析:此两题中都分别要去两个括号,要注意每个()前的符号另外第(2)小题(r+s)前实际上是省略了“+”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x+[x+(-2x-4y)];(2)(a+4b)-(3a-6b)分析:第(1)小题的方法例5已讲,只是再多一步合并同类项,第(2)小题中()前出现了非±1的系数,方法是将系数及系数前符号看成一个整体,利用分配律一次去掉括号同学口答此法则由学生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修改、补充教师将过程写出课后反思改进建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