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教材把《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符合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所以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复习化合价的基础上,使学生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2、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3、掌握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情感目标: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教具、教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复习]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2、写出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其得失电子的情况,推出钠、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学生归纳]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思考]标出2KBr+Cl2=Br2+2KCl此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哪种元素失电子给了哪种元素,得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学生归纳]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交流与讨论]1、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就请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1)2Fe+3Cl2=2FeCl3(2)CaO+H2O=Ca(OH)2(3)Cl2+H2O=HCl+HClO(4)Fe+CuSO4=FeSO4+Cu(5)CaCO3CaO+CO2↑(6)2H2O2H2↑+O2↑(7)NaOH+HCl=NaCl+H2O2、上述反应各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种?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何关系?[引导归纳]二、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过渡]还原剂失去电子,氧化剂得到电子,我们可用双线桥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师生互动)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强调]a、“e-”表示电子b、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c、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交流讨论]课本P42交流与讨论[学生归纳出下列结论]2、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元素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巩固练习]1、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a、MnO2+4HClMnCl2+2H2O+Cl2↑b、4NH3+5O24NO+6H2Oc、NH4NO3N2O+2H2O[小结]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2、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作业]课本P423、5题[板书设计]: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a、“e-”表示电子b、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c、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2、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元素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以上是第一课时是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只需讲解到如何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即可。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挖掘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学会用化合价升降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构建学生整体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为第二节可做好准备。。第二课时讲解电子转移及概念的辨析。本节可逻辑性强,内容让学生难于理解,讲到了氧化还原反应实质问题,通过图或是多媒体运用动画手段展示,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课时是巩固并能较熟练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四大基本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