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第2节:新文化运动一、历史背景:1.政治: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袁世凯复辟帝制;帝国主义加紧侵略。2.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根本原因)3.思想:①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新式学堂建立和留学风气风行,推动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二、概况: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主要阵地《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指导思想前期:民主和科学(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后期:马克思主义活动基地北京大学注:北大为什么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蔡元培办学方针:“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实质是: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三、内容:主张内涵典型人物及其代表作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民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近代自然科学和科学精神陈独秀:《新青年》中的德先生与赛先生;李大钊:严厉抨击尊孔复古逆流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如三纲五常)新道德: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有关人权自由的西方道德思想鲁迅:《狂人日记》中控诉吃人的礼教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注:1、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与科学?与20世纪初阻碍中国近代化的的两大问题相关:①辛亥革命后,封建专制制度依然存在,普通民众仍受到传统儒学的束缚,袁世凯领导下的北洋政府推行专制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并企图复辟帝制,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民众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较深,故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2、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①封建伦理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阻碍了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和民众的觉醒;②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四、评价:进步性:⒈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全面的冲击,后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⒉是启蒙运动,促进民众觉醒,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与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⒊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局限性: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2、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知识整合: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1、三次思想解放潮流:①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②20世纪初,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2、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①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体现了追求独立、民主和富强的主题。②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③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二、简述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第1页(共8页)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