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VIP免费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_第1页
1/2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_第2页
2/2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2、围绕“石”、“潭”两字,了解作者所描绘的小石潭周围的环境景物,理解作者借美好风物寄寓自己怨愤忧郁的心情,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3、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中国文人有一句话说:“一山一水真朋友,一花一鸟好兄弟。”文人大多失意郁闷而寄情山水。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靠近水,会会唐代的一位文人,他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他写的这篇文章就是——《小石潭记》(学生齐读课题)。二、河东生平馆出示柳宗元简介和柳宗元在柳州的视频。三、且听风吟阁1、学生在动画画面和背景音乐下自由读课文,注意复习重要字词的含义。2、观赏朗读动画,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情景。四、知与不知轩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水尤清冽()蒙络摇缀()潭中鱼可百许头()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斗折蛇行()犬牙差互()悄怆幽邃()凄神寒骨()2、说说课文中“以”、“为”的不同含义(1)全石以为底()以(2)卷石底以出()(3)以其境过清()(1)全石以为底()为(2)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五、临潭观景亭1、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讨论(1)课文哪些句子写了“石”,哪些句子写了“水”请找出相关句子说明理由。(2)文章一开头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可是坐潭上后,竟“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凄”,矛盾吗?为什么(3)“一切景语皆情语”,小石潭的景和情是如何统一的?2、学生交流(1)出示小石潭之“石”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影布石上其岸势犬牙差互(2)出示小石潭之“水”闻水声,如鸣佩环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出示柳宗元的“乐”与“忧”乐是为了忘忧,而忧正是因为不快乐。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4)出示“此景为何生此情”?(根据下列句子分别说说)闻水声,如鸣佩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3、教师小结六、寄情山水楼1、1、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比赛。全体齐背。2、作业:观察下面的景物图片(分别为雨窗图、迎春图、落叶图),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配乐出示图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