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课时计划主备人:周爽总序号_1516____课题《散步》课型新授教师王双第1、2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完成预习,并能够在指导下有感情的朗读,感知文意;2、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感悟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3、把握文本独特的写法,学习选取典型事件描写亲情。1.评2.价3.任4.务1、学生脱稿用自己在预习中记住的常识复述作者以及作品,学生听读、个读、齐读等方式朗读,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指导朗读。(检测目标1)2、学生通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人物,质疑交流中把握文章主旨,体会文章纯真的亲情。(检测目标2)3、链接主题丛书中的内容,小组合作总结写法,教师总结归纳。(检测目标3)重点、难点把握文本独特的写法,学习选取典型事件描写亲情教法学法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块一导入板块二检查预习检测目标一一、导入:描绘意境,深情导入多少个日落,多少个清晨,我们和家人一起散步在公园的小路,散步在乡间的田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步》。二、出示学习目标:1.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2.把握文本独特的写法,学习运用选取描写亲情的独到角度。三、预习检测1、作者(),重庆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周平安、章大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著有小说集《诗礼大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学生倾听,明确学习篇目。检查学生的知识落实情况。学生在小条上完成填空,同桌互评,反馈知识掌握情况。吸引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氛围通过预习检测,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2、字词:水波粼粼()一霎时()分歧()信服()熬过()取决()各得其所()拆散()模块三指导朗读整体感知板块四思考交流四、诵读文章1、听读课文,标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情感。2、小组合作朗读:相互指正读音,讨论朗读情感的处理。(朗读指导: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抑扬顿挫,读出作品的美感。)五、整体感知内容。(1)要求:用一句话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写了哪些具体的事?请简要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检测目标二二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亲情美。六、体会亲情美。(1)讨论并回答在整个散步过程中,谁做得最好?并简单说说理由。总结:其实这一家四口都做得很好,才有了文章中那一幅最动人的场景(明确:最后一段)(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3)继续引导提问:营造一个如此和谐的家庭,作者的意图是什么?明确:1.本文通过一家祖孙三代散步的小事,歌颂并赞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组织读文,学生读文,读准字音和句读,把握人物的语气。学生学生自由朗读,思考并回答。1、思考问题并回答。2、倾听同学回答,补充完善自己的答案。指导学生在朗读上的技巧,互相评价。提高朗读能力。学生自己思考两分钟,质疑,全班交流解答,发挥学生的思维和解答能力。幼的传统美德,同时也突出中年一代的责任重大,充满人情美。2.采用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题材,来表现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这种写法就是以小见大立意法。采用这种方法写文章,要求选取平凡生活中富有典型意义的题材。并非随意捡来的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生活片段便可以表明一个大道理的,要能从本质上把握“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写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板块五阅读拓展检测目标三阅读语文主题从书第二册中《母亲桥》、《幸福午餐》、《唯恐花睡去》三篇文章,体会文章中选择了哪些典型的事件去表现亲情的?八、布置作业:写作训练选取日常生活中最能表现亲情的一个片段写一写。1.先自主思考,有困难处做好标记。2.小组交流,探究问题。3.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