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陕西商洛中学李重阳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人民民主制度的创建(架构)经过: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制度初建时期制度初建时期:初步建立社会主义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中断的曲折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粗暴践踏(“文革”时期)新发展时期:法制走向健全,民主制度重建并趋向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理论)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实践)单元概览单元主旨主要表现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法律体系也日渐完备。祖国统一大业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取得重大进展。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三大政治制度,初步确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革”期间,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也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开创了光明的前景。立足现实的条件,结合阶段任务,逐步推进,建设民主政治立足现实的条件,结合阶段任务,逐步推进,建设民主政治事件事件背景背景任务与目标任务与目标19491949年,召开年,召开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通过《共同纲领共同纲领》》19531953年年普选普选。。19541954年召开一届年召开一届全国人全国人大大,通过社会主义,通过社会主义宪法宪法19561956年,提出“长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督”的方针,组成最广泛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爱国统一战线战线。。战争基本胜利,战争基本胜利,全国尚未解放。全国尚未解放。社会经济崩溃,社会经济崩溃,建立和巩固新政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恢复社会经济,权,恢复社会经济,确立稳定的新民主确立稳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主义社会秩序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立社会主义制度政权巩固政权巩固经济恢复经济恢复社会稳定社会稳定国际环境改善国际环境改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工业化完成;工业化基础得以基本基础得以基本奠定奠定以经济建设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探索中国的中心,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社会主义建设之路1949——1956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权力根本制度人民当家做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关系平等团结共同繁荣1954年宪法法律保证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民主政治建设特点:在法律的保障下,推进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在实质和形式上的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议会制度区别经济基础阶级本质组织原则权力主体政党活动联系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人民民主专政民主集中制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专政分权制衡资产阶级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都是现代国家管理形式,由选举产生,都是属于一种间接民主,代表民意来行使国家权力,是公民与国家间的政治纽带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条件、代表、内容、意义;2、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及完善(初步建立、正式确立、新阶段、完善)、意义;3、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条件、内容、意义;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意义;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依据、地位、意义。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结束标志2、“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破坏的表现3、新时期,法律制度走向健全的表现4、新时期,民主制度重建与完善的表现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统一,四制度”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1.“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