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4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说明全解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一、苏联的改革与解体1、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暴露,阻碍社会发展(2)时间:1953~1964年(3)结果: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失败2、苏联解体(1)起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2)概况:①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②各加盟共和国分离倾向加强;③八·一九事件后,分裂进一步加快;④1991年苏联解体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概况:(1)匈牙利改革:①背景:匈牙利事件;②概况:1956年,卡达尔;③措施: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和调整;④结果:取得一定成就,80年代又出现困难(2)捷克斯洛伐克改革:1968年后被苏联镇压(3)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2、东欧剧变:(1)原因:经济困难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2)时间、实质:1989年,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3)概况: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两个德国合并备考建议本考点可作为一般性掌握,即使考查也以选择题为试题呈现方式,不会出大题,复习时注意与前边所学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相联系,并注意苏联解体的起因、解体时间、东欧剧变的原因及剧变时间即可。高频考点标准解题——知道怎样考例解1(2004年山西临汾市中考题)导致苏联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B.戈尔巴乔夫实行错误的政策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D.民族矛盾的激化【考点】苏联解体。本考点多以选择或简答题形式出现。【思路】同回顾课本基础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改革打不开局面的时候,转向政治改革,结果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解答】B【评注】对于此类最佳选择题,可在对选项分析的基础上用排除法去解决。例解2(2005年包头市中考题)下列各项联系,没有因果关系的一项是()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B.戈尔巴乔夫——苏联解体C.改革开放——深圳崛起D.慕尼黑协定——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考点】此题含有多个考点,如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深圳崛起的原因以及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这些考点多以选择或简答题形式出现。【思路】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对选项的前半部分基础知识再认再现,然后对照后半部分综合分析,看前后部分是否有因果关系。经分析可知签订于1939年的慕尼黑协定与1945年中国看日战争的胜利没有任何关系,故是正确选项。【解答】D【评注】对于此类连线选择题,解题关键是对选项一一分析,用排除法去解决。例解3(2005年河北中考题)从苏联解体这个事件中,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得到的正确启示是()A.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B.只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C.中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D.不能向西方发达国家开放【考点】苏联解体的教训。本考点多以选择或问答题形式出现。【思路】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及对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苏联解体的原因中打开突破口,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恰好就是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应高度注意的问题,这也就是留给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启示。结合课本知识可知,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共产党放弃执政党地位、长期与美国争霸而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解答】A【评注】遇到此类陈述式问题,可采用两种法进行分析,一是结合课本知识在分析、理解中找到正确答案;二是对选项仔细分析,用排除法去伪存真。例解4(2004年河北涿鹿中考题)苏联解体说明了()①美苏两极格扃的结束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艰难的曲折的历史过程③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已经改变④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还拥有较强的实力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③④【考点】对苏联解体的认识。本考点多以问答题形式出现。【思路】通过对选项的综合分析,再结合课本知识不难看出③项是错误的,且与①项是矛盾的,因为苏联解体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和平与发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