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251井筒位置及井底车场井底车场调车方式及线路布置示例井底车场形式及其选择井底车场硐室井筒的位置一、井筒(硐)位置的选择合理的井筒位置应有利于:井下生产;井筒和井底车场的开掘、维护及使用安全;地面工业广场的布置。要求:不受地面和井下地质条件限制时,井筒应位于井田储量中心(主要指立井)(一)井筒(硐)沿走向方向的有利位置1、大巷运输工作量LWL/2储量U=L×(W/cosα)×m×ρLWL/4井筒在井田中央:大巷运输工作量=U/2×L/4×2=U×L/4在走向方向上井筒位于井田中央大巷运输工作量最小•井筒在井田一侧:大巷运输工作量=U×L/22、均衡生产及矿井生产能力井筒在井田中央,两翼能均衡生产,生产能力大。井筒在井田一侧,单翼开采,生产能力小3、通风LWL/4QSLPh23井筒在井田中央,两翼风量分配较均衡,风路短,风压小。井筒在井田一侧,风路长,大巷通过风量大,风压大。欲降风压,巷道断面3、采掘接替井筒在井田中央,两翼基本同时结束,较快转入下水平井筒在井田一侧,生产能力相同时,后期一翼生产,运输、通风过分集中,采掘相互干扰,不能较快转入下水平LWL/4实际中形成单翼井田的原因:地质勘探资料不足,井筒需要靠近高级储量范围;受地形限制;后期增产,改建扩大井田范围。如范各庄矿,后把毕各庄扩进去,井型由180320万t/a,井筒位于非储量中心。井筒(硐)沿倾斜方向的有利位置1、立井4水平1水平ⅠⅡⅢ3水平2水平5水平石门工程量初期工程量井筒在Ⅱ位置石门长度最短,初期工程量较小•工业广场压煤煤柱损失与埋深、倾角成正比井筒位于浅部时煤柱损失较小但要尽量减少第一水平煤柱损失•井筒沿煤层倾向的位置C位置不受富含水层限制不受其它条件限制的条件下:立井井筒位置一般应用缓、中倾斜煤层:单水平上下山开拓,上山部分略大于下山部分;或井筒位于井田中央。多水平开拓,可采总厚度大,要求保护井筒及工广煤柱少;初期工程量小;井筒煤柱不占初期投产采区。井筒沿倾斜适当靠近井田上部“中偏上”,位置处于高级储量之中心。2、斜井井筒沿倾斜方向的位置主要选择层位适合的倾角,利于运输(五)有利于井筒和井底车场施工和维护井筒尽量不穿过流砂层、厚冲积层及富含水层;井筒不穿过地质破坏剧烈带及采动区;“平二矿”实例。井底车场应处于较好的围岩之中(无大构造)。李雅庄矿:井底车场位置处于地质构造带内。(六)有利于工业广场布置合理不占或少占农田,避免河流改道,不占重要文物古迹及园林。有足够的场地,合理布置工业广场并留有余地,利于外接“国铁”。有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避免滑坡、山崩等威胁,利于居民点建设。井口处于当地最高洪水位之上。注意风向:避免长年风向正对井筒进风方向,以防污染。井筒位置一般选用原则:井筒位置一般选用原则:A、选择工业广场不太困难,先考虑井下开采合理的井筒位置;B、选择工业广场困难,先“工广”合理,并结合井下一并考虑。C、冲积层很厚,水文复杂,结合井下有利位置和冲积层较薄的地点进行。急斜煤层:可采M大时,应减少煤损。井筒位置:布置于煤系底部煤层或底板中。近水平煤层:井筒位置应靠近井田储量中央。风井位置一、风井布置方式风井:回风井瓦斯等级井型大小井田走向长度煤层条件(埋深)通风系统方式等合理确定。(一)、中央并列式通风:布置:进、回风井布置在一个工业广场内;两井相距中小型井3050m,大型井60150m。使用:a.罐笼或串车提煤的中小型井—主井进风,副井回风。b.箕斗或胶带运煤的大中型井—副井进风,主井回风c.在井田上部边界设安全出口。优点:工业广场集中,管理方便;保护井筒煤柱少。缺点:通风线路长,风阻大,漏风多。适用:井田尺寸、能力不很大、低瓦斯矿井,矿井投产早期。(二)、中央边界式通风(中央分列式)布置:主、副井位于井田中央,风井设在井田中央上部边界。风井深度小。使用:副井进风,风井回风;优点:风路短,风阻小,井下漏风少;缺点:开采深部时,要维护较长的上山回风巷道;工业广场分散。适用:煤层赋存不太深的缓、中倾斜煤层矿井;煤层赋存深,瓦斯大的矿井。(三)对角式通风两翼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