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柜装配1、总则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低压配电产品的装配的内容与要求,适用于本组织生产的各类低压配电产品如:开关柜、动力箱、配电箱、控制屏、台、母线插接箱的组装工艺过程。2、设备和工具2.1设备:弯排机、50KVA试验变压器、平衡电桥、搪锡炉、台钻等。2.2工具:螺丝刀、尖嘴钳、剥线钳、压线钳、万用表、兆欧表、扳手、钢卷尺、钢直尺、游标卡尺、塞尺、涂层测厚仪等。3、装配规范3.1在产品装配前,应对下列各项逐一进行检查,做好工艺准备。3.1.1结构应该符合该型号产品结构的要求,产品应有固定的安装孔。3.1.2门应能在大于90°角内灵活转动,门在转动过程中不应损坏漆膜,不应使电器元件受到冲击,门锁上后不应有明显的晃动。检验方法:手执门锁轻轻推拉,移动量不超过2㎜。3.1.3门与门及门与框架之间的缝隙检验:门与门之间的缝隙均匀差小于1000㎜为1㎜,大于1000㎜为1.5㎜,门与门框之间缝隙均匀差小于1000㎜为2㎜,大于1000㎜为2.5㎜。3.1.4壳体焊接应牢固,焊缝应光洁均匀,不应有焊穿、裂缝、咬边、溅渣、气孔等现象,焊药皮应清除干净。3.1.5壳体表面处理后,漆膜表面应丰满、色彩鲜明、色泽均匀、平整光滑、用肉眼看不到刷痕、皱痕、针孔、起泡、伤痕、斑痕、手印、修整痕迹及沾附的机械杂质等缺陷。3.1.6产品上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器件本身的电镀件的镀层及紧固件)不得有起皮、脱落、发黑、生锈等现象。3.2元器件选择及安装3.2.1产品内选择的电器元件和材料,必须符合认证产品要求和顾客图纸的要求,在不影响产品内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征得顾客同意并得到相关批准进行认证规定范围内的代用。3.2.4所有元器件应按照其制造规定的安装使用条件进行安装使用,其倾斜度不大于5°,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害,手动操作的元器件,操作机构应灵活,无卡阻现象。3.2.6辅助电路导线的端头与元器件连接时,必须穿导线号码管,标号应正确清楚、完善牢固、有永久的附着力,标号必须与接线图标号一致。3.2.7电器元器件装配后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一规定。表一:额定绝缘电压Ui(V)电器间隙(㎜)爬电距离(㎜)63A及以下大于63A63A及以下大于63AUi≤60353560<Ui≤3005668300<Ui≤6608101012.53.3紧固件的使用3.4一次绝缘软母线3.4.1一次绝缘软母线的选择应满足回路额定电流的要求,其绝缘等级应大于各配电装置的绝缘等级,一般采用黑色铜芯导线。3.4.2软母线在配线时应拉紧挺直行线应平直齐牢,整齐美观,尽量减少重叠交叉。a.导线在穿越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大小适宜的保护套,如橡皮圈、保证导线外层不磨损。b.线束应尽量远离发热元件(如电阻母排等),并应避免敷设于发热元件的上方。3.5一次母排表二序号电路颜色1、交流三相电路A相黄线B相绿线C相红色零线或中性线淡蓝色安全用接地线黄绿双色2、直流电路正极棕色负极蓝色接地中间线淡蓝色说明:母排表面涂刷黑色漆或用相应颜色的套管或贴上规定的相序色标。表三:相别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引上线A上后左B中中中C下前右中性线最下最前最右正极上后左负极下前右说明:方向定位以屏的正视方位准。3.5.8母排安装连接前应刷去接触面的氧化层,并立即涂上导电膏进行安装连接,母排连接时螺栓贯穿方向应是由下向上,由后向前,由左向右,特殊情况下螺母处于维护侧。±5mm,并无脱漆现象。表四:电压等级(kV)电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0.4及以下12200.5~1.01528a、切割母排应用机械方法,严禁使用气焊或电焊。b、母排在校正、校平时,不得使用铁锤直接敲打。3.6二次配线工艺Φ5mm的孔,用M4螺栓、螺母、平垫、弹垫紧固。a、线束应尽可能远离发热元件敷设(如:电阻、母排、指示灯、变压器等),并应避免敷设于发热元件的上方。b、线束接入发热元件时,在电阻15W以上(含15W),应剥去40~50mm绝缘层,并套上瓷珠。c、在同一合同号中,二次接线相同,元件布置相同,共用一、二次接线图时,其导线走向和颜色应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