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单设计的关系我认为设计三单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依据课标。认真阅读课标,正确理解课标的要求,是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最根本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只有在真正领会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课程的具体设计。首先是导读单,导读单的设计,简单的说就是起到导读的目的,引领学生们自主学习。所以导读单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有目的性,根据课标的要求,针对整堂课内容进行设计,不能只设计局部问题,单子的设计要起到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其次要有指导性,学生们看完后就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导读单的问题设计要考虑到适度,学生通过看书,查阅课辅资料,或通过简单的思考就能独立自学完成。另外导读单在设计的时候也注意要为生成单的完成做好知识储备。其次是生成单,生成单的设计,主要是要解决或突出本课的重点难点。生成单在设计的时候,第一,不能把题出的过难,题目设计的难点,应该是在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文本,同学互助交流,就能解决的问题的梯度上。第二、问题不宜出的过多,不要把我们认为考试能出到的问题都展现出来,要有选择的设计问题。最后一个就是训练单了,训练单设计的目的,是起到巩固提高,检测及反馈的目的。在设计的时候,(1)应注重夯实基础知识,教师设计问题是题不宜多,但要精。既要让学生知道自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到了什么,收获了多少,又让老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此来进行反思在授课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值得发扬,哪些地方有待改进。(2)习题设计要有梯度,既要考察知识,又要检测能力,并能分层次要求。总之,我们设计三单的最高境界就是弃单去模。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真正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时候,导读单和生成单就会被取消。四个环节如何衔接;四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是一步一步层层深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首先:自主学习模块是一节课的基础,必须夯实自主学习模块,就像一座大厦,基础没打好,后面就没法进行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口令必须明确,让每名同学都明确要做什么。另外老师必须注意时间的掌握,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灵活的掌握学习时间。在学生完成规定的任务后,通过设计一些简单问题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导入下一模块。其次:合作探究模块,合作探究模块是一节课最能充分展示学生个性思维的模块。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过程。本模块最忌讳走形式,学生无目的的乱嚷嚷,本环节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要会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也要注意纪律的维护,要关注每名学生,了解学生是不是真的在合作探究。要随时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和思路。合作探究期间,由于探究的问题相对来说会有一定难度,有些知识储备少的孩子,会觉得没意思,不愿意参与,所以鼓励这些学生参与进来,也是老师必须做的。学生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后,教师可以就这个环节简单做下总结导入下一步。再次;展示模块,本环节是学生参与的热情比较高的环节,特别是初一的学生,表现欲望比较强烈,都喜欢把自己知道的展现出来,所以本环节老师主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上,及时的,恰当的评价都是很必要的。另外,注意展示技巧和方法的培养。最后:巩固提高,总结提升模块。本环节主要对学生本节课所学做巩固,反馈。学生做训练单的时候,教师及时巡查,掌握学生做题的状态,并就突出问题及时指导。教师再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这节课做经典讲评,将学生必须注意的重点难点再次做提示,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最后由学生就本节课谈谈自己的感悟等等。形势可以多样,不必拘泥一种。陈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