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招投标中的串标行为及防止措施摘要:水利工程建筑市场上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是招投标中的串标行为,不但影响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而且也间接地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正确认识水利工程招投标中的串标行为,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对目前水利工程招标中存在的串标行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止措施。关键词:水利工程;招投标;串标;防治措施;研究据调查显示,自我国建筑市场推行招标投标制度以来,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也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和市场化,违法乱纪的行为已经有所减少,水利工程建设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面对这些问题,部分建筑企业和工作人员为了能够顺利拿下一个施工项目,可谓绞尽脑汁、变换手法,他们采用串标的方式来钻市场的空子。水利工程招投标中的串标行为如果不能有效的制止,则后果不堪设想。一、水利工程中的串标及其表现形式水利工程中的“串标”,主要是指该工程项目的投标人之间或者投标人和招标人之间使用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活动中进行了相互串通,从而实现了排挤竞争对手、抬高中标价的目的,最终损害到了招标人的合法利益。从实践来看,目前存在的串标形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整体串标。在具体水利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参与投标的单位实现经过了协商,联合对某个工程招标项目采用一致抬价、报价的手段来串通报价,从而达到控制项目中标价格或中标结果之目的。当该工程项目中标以后,再统一分成或一次性买断某两种利润的分配方式。该种串标行为和串标形式主要存在于招投标项目参与人较少、串标难度较小的工程项目之中,由于技术比较容易处理,因此它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串标形式。2、局部集团化的串标。在水利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几家投标单位经过协商,会联合大多数的投标单位,采用计算、统一报价的手段,以数量上优势和价格上的优势来排挤剩余的投标单位,从而达到中标之目的。中标以后,统一分成或一次性买断两种利润的分配方式。这种串标形式比较适合于参与投标单位相对较多,难以全部联合,整体串标难度较大的工程项目。3、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的串标。在水利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从而影响了招投标的结果。由于招标人事先会内定好一个或数个施工单位,但迫于法律和法规的压力,不得不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利用种种手段让内定的施工单位中标。这种串标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透露评标过程、协助投标人更换标书、修改报价以及泄露标底等。二、水利工程招投标中产生串标行为的原因分析水利工程项目引入招投标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建设交易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公平竞争来选择承包单位,从而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但是串标行为的出现,不仅扰乱正常的招投标秩序,而且损害了招标人和未参与串标投标人的利益,极大地影响了招投标制度在水利工程建设交易过程中的实施。1、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刑法》中对该行为有明确的处罚办法,但是不够严厉,不足起到威慑作用。2、建筑企业的诚信缺失。在高收益的诱惑下,平常挂在嘴边的诚信建设就这么瞬间瓦解。3、串标行为的查处和治理比较困难。由于现在市场上串标形式多种多样,认定证据收集非常难,加上违法企业串标手法越来越隐蔽,如果不内杠或者投标幽低级失误,串标行为很难认定。4、具体招投标操作中存在着漏洞和监管缺失。招标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在招标过程中由于业务水平不高,使得整个招标过程有漏洞让不法投标人有机可乘。而且个别地方监管机构人员不够专业导致不能监督好整个招标过程。三、水利工程招投标中的串标行为的防止措施基于以上对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招投标中的串标行为及其原因分析,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建筑企业从的诚信体系建设从实践来看,由于串标行为认定较复杂,相关控制技术比较匮乏,报价不合常理等疑似串标的项目苦于没有证据无法对其进行处罚。即便是认定串标,但处罚不是很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