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吕村镇李河干小学贾美玲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李河干小学老师贾美玲,今天说课题目是《触摸春天》。【说教材】人教版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触摸春天》,这是一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的抒情散文,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文章真切地描绘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给作者和人们以深刻的启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针对本课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了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行反复研读、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升华自己的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教学重难点:由于本课的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何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就成为这课的教学重点。作者用细腻的眼光通过盲女的细小动作揭示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样深刻道理,怎样让学生理解这一意味深长的哲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因此,我利用课件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课外文本拓展来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说学情】由于学生对盲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这对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内心活动有一定障碍。因此,我将在课前安排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走路、读书、写字等行动,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向学生传授学法,教学生学会学习。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耳听、眼看、口读、脑想、用肢体语言表演,“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立体式”展开。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说资源】为更好的理解课文,我引用了课外资源:《春天在哪里》这首儿歌导入欣赏《千手观音》舞蹈,用《茉莉花》这首歌作为音乐背景让学生欣赏关于春天的一些美丽图片,最后用《我相信》这首歌作为音乐背景欣赏07年春节晚会舞蹈《千手观音》,刘伟,海伦·凯勒等照片结束教学。【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如下: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为此,我设置了这样的导入:先请学生欣赏舞蹈《千手观音》图片(课件展示),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看了后有什么感受?”并适时提醒学生这是一群残疾人表演的,从而引入课文:“一群残疾人做出了许多常人也很难做到的事,真是一个奇迹。有个盲女孩也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我们跟随着她一起去触摸春天吧!”。二、品析语言,探究体悟在这个环节,我主要是围绕:安静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为什么盲人安静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她是盲人为什么还张望三个问题,采取引导探究、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实施教学。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交流感受,进而引出第一个问题:安静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划出体现安静创造奇迹的句子,抓住句子中“竟然”、“神奇的灵性”等词语进行品析感悟,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个盲女孩抓住蝴蝶的确出乎预料、的确让人想不到、的确是个奇迹,并指导朗读,读出这种感受。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课件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这句话产生质疑:为什么盲人安静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结合课文二、三自然段,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质疑,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