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蓄电池产业分析报告提纲一、长兴县蓄电池产业总体市场分析二、长兴县蓄电池产业企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分析及其产业的发展趋势三、长兴县蓄电池产业今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四、长兴县蓄电池产业未来市场进行预测分析五、邮储小额贷款对蓄电池产业的营销手段及贷款管理注意事项六、调查案例一、长兴县蓄电池产业总体市场分析长兴县蓄电池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现已步入成熟期,近五年来,蓄电池产品市场销售量以年均70.9%的幅度增长,并一度占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2006年全县蓄电池行业总产值为44.9亿元,同比增长111.4%,占全县工业产值的18.8%,实现县级税收1.32亿元,同比增长27.94%,占全县工业入库税收的10.88%。2009年6月,长兴县蓄电池产业已经被省政府列入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区,成为全省块状经济发展最为显着的产业之一,铅酸蓄电池已占国内全行业的45%,2009年1-6月,40家规模以上蓄电池行业完成产值45.77亿元,同比增长12.16%;实现销售54.65亿元,同比增长10.31%;实现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4.16%;实现税收1.42亿元,同比增长24.30%,到2009年年未止,长兴县共有蓄电池生产企业5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家,全县蓄电池产业产值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左右,规上蓄电池企业共完成产量1415万KVAH(12AH电池9800万只),销售收入由2006年的44.9亿元上升至126.7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的27.3%。长兴县蓄电池产业在今后发展的道路上充分利用科技平台做大做强。主要做到以下二个方面:一是随着蓄电池企业自主创新意识的逐步深化,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中心,为蓄电池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其中,天能集团与航天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合作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超威电源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沈阳蓄电池研究所合作,建立了环保型蓄电池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中心、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福州大学联合建立了“福州大学——超威公司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二是政府加强引导,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去年长兴县筹建了“浙江省绿色动力能源集成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中心能按照国际、国内各类标准,对锂电池、镍氢电池、太阳能电池、原辅材料等新能源领域90%以上项目,具备承检能力。长兴县蓄电池产业正在蓄势勃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两年大跨越、再创新辉煌”总目标,借助科技的力量,通过技术创新,力争通过2至3年的努力,实现蓄电池及新能源产业产值超500亿元、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3家,建成国内重要的新能源研发、生产基地和产业发展高地,把蓄电池及新能源产业打造为具有全省乃至全国战略意义的产业集群,实现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二、长兴县蓄电池产业企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分析及其产业的发展趋势(一)企业结构自1998年来,逐步形成了以天能集团、超威集团为龙头的企业群体。目前共有蓄电池生产企业155家(另有8家新建蓄电池企业)。按产值规模分(见表1),我县蓄电池产业龙头企业作用凸现,2008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3家企业,其产值占整个蓄电池产业产值的69.9%,处于绝对龙头地位;产值1-10亿元的6家企业的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15.8%。按地域分布分(见表2),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煤山镇、小浦镇、雉城镇、槐坎乡、县开发区等5个乡镇,而新建的8家企业中有7家集中在吴山城南工业功能区内。表1:长兴县蓄电池企业按规模分布表产值规模10亿以上1-10亿0.5-1亿1000-5000万500-1000万500万以下企业数(家)364165120产值(亿元)70.415.92.53.60.47.9产值占比(%)69.9%15.8%2.5%3.6%0.4%7.9%表2:长兴县蓄电池企业乡镇分布表总数煤山小浦雉城槐坎开发区吴山虹星桥林城和平李家巷夹浦生产企业155242018277(王浜头3家转型停产中)12121211111新建企业817家(二)产品结构1.铅酸蓄电池。电动助力车用动力铅酸蓄电池:我县生产的铅酸蓄电池绝大部分应用于电动助力车,属于国家鼓励的高容量密封性免维护铅酸蓄电池项目,其自动化机械化工艺水平、产品质量性能国内领先,目前生产能力在30万只/日左右,占该市场国内份额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