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髓内针系统简介一、优点微创活动及部分负重时足够的稳定性从生理和临床适应性方面适合儿童长骨的横形短斜形短螺旋形骨折对于适龄儿童的骨折进行生物学微创固定,并能达到较为满意的复位和固定力学原理横向稳定性:将TEN作为弹性、稳定髓内钉使用的生物力学原理是基于丛干骺端对称插入两根弹性髓内钉,每根髓内钉在骨内侧有三个支撑点。由此提供了四项生物力学的稳定性:抗弯曲稳定性、轴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及抗旋转稳定性。二、适应征、反指征弹性髓内钉最初设计用于治疗儿童的骨干及干骺端骨折。根据不同年龄、骨折部位及不同分型决定治疗方案。年龄:年龄的限制取决于儿童生长发育的状况。临床经验表明下限一般为3-4岁,上限一般为13-15岁。骨折类型:横形带有楔形骨块的短斜形或横形、具有骨皮质支持的长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多段骨折和双灶骨折、青少年骨囊肿导致的病理性骨折骨折部位:股骨干部、股骨近端干骺端、股骨近端转子下区域、小腿骨干部、小腿远端干骺端、肱骨干部和头下区、肱骨髁上区域、尺桡骨骨干部、桡骨颈和桡骨头延伸的临床指征:多发性创伤、颅脑损伤(可以超越上述年龄范围)、良性骨囊肿造成的病理性骨折、小儿骨囊肿预防性固定、成骨不全患者、成人的肱骨和前臂骨折临床反指征:关节内骨折、完全不稳定的复杂前臂骨折或无任何骨皮质支持下肢骨折,特别是需要负重或年龄较大者。三、标准手术技术以骨干横形骨折逆行治疗为例。术前计划、正确选择内植物和健侧肢体的对比是良好预后不可分割的部分。1、患儿手术体位:患儿仰卧于透光手术床。对身高较高的患儿可以使用牵引床。对于幼儿,如果将其固定于手术床较为安全。患肢可以自由活动有利于控制髓内钉的位置和纠正患肢的旋转畸形。C臂机应能确保透视股骨全长的正位和侧位。2、骨折的复位尽可能使用闭合复位的方法对骨折进行初步复位。复杂的骨折应对双下肢均进行消毒铺巾,以便于术中进行长度和旋转的对照。使用小型F工具帮助复位,将F工具放置于骨折平面,这样两根对线撬棒帮助骨折复位。3、髓内钉直径的选择测量X线上髓腔最窄部位的直径,所选髓内钉的直径至少是其的1/3。两根髓内钉的直径应该相同,避免外翻或内翻畸形。4、髓内钉进钉点的确定如果髓内钉需要逆行进入(至股骨远端向近端打入),进钉点应位于股骨近端骨骺板近侧1-2厘米处。儿童的这个位置大概位于伸膝时髌骨上缘近侧一横指的位置。5、手术切口根据患儿的身材,在进钉点平面的内外侧各作一长度3-4厘米想远端延伸的切口注意:进钉点应在关节囊外侧,避免损伤骨骺板6、开髓骨髓腔两侧精确对称的开孔是将来达到对称夹持固定的重要前提。对阔筋膜张肌进行足够的分离,在切口的近端,垂直于骨皮质插入开孔骨锥,慢慢旋转骨锥刺入骨皮质,进入方向与股骨长轴成45度角,然后继续向上刺穿骨皮质。所开孔应比所选所髓内钉直径略大。可以使用C臂机检查骨锥的位置和进入的深度。另一侧的开髓步骤相同。注意:不要损伤骨骺板如果骨皮质较厚,可以使用适当的钻头和两链钻套注意:使用钻头时应45°钻入,否则钻头可能断裂。7、髓内钉的预弯推荐在插入髓内钉前进行髓内钉的预弯。预弯弧度应为髓腔直径的3倍。弧弓的顶点应位于骨折区域。髓内钉钉头应与弧形一致。事先应将两根髓内钉均进行相同预弯。注意:预弯时用的力越大,内部的压力越高,将弧弓的顶点压向骨干。在复杂骨折的情况下能提高稳定性8、将第一根髓内钉安装在插入器上首先将髓内钉安装于插入器上并用杆状扳手或活动扳手拧紧。髓内钉的激光标记应与插入器一段平齐。这样可以不使用C臂机的情况下控制髓内钉的方向。注意:可以使长的插入器或带T型把手的通用接口。绝对不要使用锤子敲击带T型的把手的通用接口。9、插入第一枚髓内钉如图所示,髓内钉的顶端与骨皮质垂直插入髓腔(1)。然后旋转180°,使髓内钉与髓腔平行。使髓内钉的顶端朝向髓腔。如果需要,使用C臂机检查髓内钉的位置。注意:髓内钉上的激光标记应与插入器的一段平齐,这样便于控制防线减少术中X线的照射。10、插入第一根髓内钉至骨折区旋转或使用联合锤轻轻敲击,逐渐打入髓内钉。(注意不要敲击插入器T型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