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健康体检报告讨论制度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疑难健康体检报告讨论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疑难健康体检报告的健康建议水平,提出更加合理的诊疗建议;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订疑难健康体检报告讨论制度。疑难健康体检报告讨论可随时进行。一、书写体检报告出具体检结论时,发现的可疑或疑难阳性体征、难以解释的异常信息时,应提请质控医师进行疑难健康体检报告讨论。二、遇疑难案例,首先由主检医师(书写报告的医师)与受检者联系,详细询问既往病史、现病史、现有症状及相关情况。三、对体检中心的既往受检者,由主检医师根据电子档案内容将历次体检结果汇总。四、由本科室质控医师确认健康体检报告讨论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并组织主检医师及相关科室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主检医师将搜集到的信息整理后提交疑难体检报告讨论会,并作为第一发言人.五、讨论时应结合客户的病史,阳性体检信息的相关性、综合性,本着早期发现异常体征,不轻易放过任何可疑信息,及时发现隐形疾病,便于早期妥善诊疗的原则,做出客观结论与建议。六、讨论可疑阳性体征时,为确保科学严谨,必要时可提请复检。七、涉及其它专科(眼、耳鼻喉、口腔、超声、放射等)疑难信息时,请相关专业副主任医师以上资质医师参加,必要时可请医院医务部,组织医院内相关权威专家参加讨论。八、在疑难健康体检报告讨论本上由主检医师登记讨论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并认真、准确地记录讨论内容。九、一经讨论过的疑难健康体检报告,须按讨论意见书写结论及建议。将最终结论及建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在报告中,必要时再次与受检者沟通.十、疑难健康体检报告讨论在二个工作日内完成。十一、讨论后的疑难报告进入高危异常检查结果登记追访流程。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目的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最佳诊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是提高诊断率、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各级医师诊疗水平的重要手段。一、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范畴:入院一周内不能确诊病例;住院期间不明原因的病情恶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院内感染经积极抢救仍未脱离危险、病情仍不稳定者;病情复杂、涉及多个学科或者疗效极差的疑难杂症;病情危重需要多科协作抢救病例;涉及重大疑难手术或需再次手术治疗病例;住院期间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它需要讨论的病例。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可以由一个科室举行,也可以几个科室联合举行。科室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科室定期举行,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有关医护人员尽可能参加。几个科室联合或院内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质控)同意,由医务科(质控)召集举行。三、举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负责主治的治疗组应尽可能全面收集与患者病情相关的资料.必要时提前将有关病例资料整理形成书面病情摘要,提交给参加讨论人员。讨论时由经管医师简明介绍病情及诊疗经过。主治医师详细分析病情变化及目前主要的诊疗方案,提出本次讨论的主要目的、关键的难点疑点及重点要解决的问题等。参加讨论的人员针对该病例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可应用国内外学术理论、专业新进展,针对病情提出可行性的诊疗建议。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尽可能明确诊断,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讨论由经管医师负责记录和登记.四、院级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主治科室的科主任向医务科(质控)提出申请,并提前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做出书面摘要,提交医务科(质控)。由医务科(质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会诊时间,邀请相关科室人员参加病历讨论,必要时主管院长参加。若病情需要或因患者家属请求,也可邀请院外专家参加。医务科(质控)和科室均要负责做好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五、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讨论日期、地点、主持人、记录员、参加讨论人员的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入院诊断、病情摘要、讨论目的、参加医师发言的重点内容、结论性意见、记录人和主持人签名。经治组医师必须将讨论内容认真记载在科室《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