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测量试验报告VIP免费

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测量试验报告_第1页
1/5
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测量试验报告_第2页
2/5
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测量试验报告_第3页
3/5
实验题目: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测量实验目的:利用气垫技术精确地测定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以及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通过物体沿斜面自由下滑来研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器材:气垫导轨、滑块、垫块、砝码、砝码盘、细线、游标卡尺、米尺、挡光片、光电门、计时器、托盘天平实验原理: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测量作直线运动的物体Δt时间的位移是Δs,则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tsv,令Δt→0,即是物体在该点的瞬时速度tsvt0lim,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代替瞬时速度。2、匀变速直线运动滑块受一恒力时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可采用将气垫导轨一端垫高或通过滑轮挂重物实现,匀变速运动的方程如下:atvv02021attvsasvv2202让滑块从同一位置下滑,测得不同位置处速度为v1、v2、⋯⋯,相应时间为t1、t2、⋯⋯,则利用图象法可以得到v0和a。3、重力加速度的测定如右图图一:导轨垫起的斜面若通过2测得a,则有Lhggasin,从而解得:ahLg。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将耗散力忽略不计,牛顿第二定律表成F=ma。保持m不变,F/a为一常量;保持F不变,ma为一常量。因此实验中如果满足以上关系,即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内容:1、匀变速运动中速度与加速度的测量(1)气垫导轨的调平,将一段垫起一定高度(2)组装好相应的滑块装置(3)让滑块从距光电门s=20.0cm,30.0cm,40.0cm,50.0cm,60.0cm处分别自由滑下,记录挡光时间,各重复三次(4)用最小二乘法对asv22直线拟合并求a的标准差(5)作出sv22曲线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每个砝码质量5.00g,托盘质量1.00g(1)在1的实验前提条件下,确保系统总质量不变,导轨水平放置(2)改变托盘中砝码个数,让滑块从s=50.0cm处自由滑动,记录挡光时间(3)作出nnaF曲线,求物体总质量,并和天平称得的质量进行比较3、思考题做1、3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实验数据如下:1、匀变速运动中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0.00cm38.6538.6838.6730.00cm31.5831.6031.6140.00cm27.3527.3427.3750.00cm24.4624.4824.5060.00cm22.3322.3122.30表一: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单位:ms)挡光片之间的距离d=10.10mm导轨水平距离L=86.10cm垫片高度D=14.98cm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单位:ms)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个砝码24.3524.3624.362个砝码18.0217.9918.013个砝码14.9714.9714.994个砝码13.0513.0313.045个砝码11.6911.7211.70表二: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单位:ms)每个砝码质量5.00g托盘质量1.00g天平称得的滑块质量313.7g数据处理:1、将各个位置滑下的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取平均值sst67.38367.3868.3865.3820sst60.31361.3160.3158.3130sst35.27337.2734.2735.2740sst48.24350.2448.2446.2450sst31.22330.2231.2233.2260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可以得到:smmsmmtdv/2612.067.3810.102020,22220/0682.0smvsmmsmmtdv/3196.060.3110.103030,22230/1022.0smvsmmsmmtdv/3693.035.2710.104040,22240/1364.0smvsmmsmmtdv/4126.048.2410.105050,22250/1702.0smvsmmsmmtdv/4527.031.2210.106060,22260/2049.0smv将以上结果列表如下:就写v2速度平方(m2/s2)0.06820.10220.13640.17020.2049就写2s吧两倍距离(m)0.40.60.81.01.2表三:v2-2s表由此可以得到v2-2s图象:0.40.60.81.01.20.060.080.100.120.140.160.180.200.22BLinearFitofData1_Bv2/(m2/s2)2s/m图二:v2-2s图象根据最小二乘法的公式krkdvvssvssvrssvsvskaiiiiii?)25/(11)(,))(2)2((22,)2(252252222222222222其中拟合直线的斜率即是a=0.1707m/s2,其标准差为d(k)=4×10-4m/s2。故可以计算得22/8113.9/1707.0498.110.80smsmahLg(注:由于计算机程序对于我的实验数据算出的标准差不能显示准确值,故采用人工计算)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类似于一,计算测量列的平均值,可以得到下表:(取g=9.8m/s2)砝码数目12345托盘和托盘内砝码质量mi(g)611162126重力(N)0.05880.10780.15680.20580.2548时间间隔t(ms)24.3618.0014.9813.0311.70速度(m/s)0.41460.56110.67420.77510.8632加速度(m/s2)0.17190.31480.45450.60080.7451表四:重力和加速度的对应关系根据重力和加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测量试验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