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沪宁城际XXX特大桥32.6m简支箱梁ZQM900C移动模架预压方案2/9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Ⅰ标二○○九年三月一、预压概况1、32.6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梁体水平挠度f≤L/4000。在设计荷载下,跨中抗裂安全系数Kf=1.35;强度安全系数K=2.20;跨中下缘混凝土压应力c=0.88MPa。梁部采用ZQM900C型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2、试验对象为中铁武桥制造的ZQM900C型移动模架造桥机,跨度为32.6m,计算跨度为31.1m。梁节采用C50混凝土,每孔梁混凝土用量320.63m,总重量833.6t,内模重量约为50t,考虑人员与机具约为30t,总重量按915t考虑。二、预压目的及意义1、预压不仅可以消除移动模架的非弹性变形,也可以测设出移动模架的弹性变形。2、为了验证ZQM900C移动模架造桥机的设计和制造质量,需要在现场做堆载试验,以确保设备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正常工作和使用安全。3、为了初步掌握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成后造桥机的挠度和刚度,在现浇箱梁施工前的起始跨进行堆载模拟试验,堆载过程使用袋装砂(土)代替施工荷载进行。二、预压实施细则3/91、预压前检查⑴移动模架自身检查①检查造桥机各构件联接是否紧固,尤其是支顶处周围主箱梁螺栓之间的连接,机构装配是否精确和灵活,金属结构有无变形,各焊缝检测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②检查造桥机的立柱、墩旁托架及主箱梁与桥墩间的锚固是否牢固,机械千斤顶是否锁定。③必须完成模拟浇筑状态的全部检查,只有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堆载预压试验工作。⑵空载试验空载试验前检查各部件安装正确,可靠;安全措施应齐全可靠。试验内容共有如下4点:①模板调整功能试验A、底模、侧模各段各块微调动作是否可实现。B、底模、侧模预拱度设置是否可靠。②模架整体顶升、降落动作是否可靠,检查顶升油缸的锁定性能。③模架横移,横移距离单边行程为4.35m,指支承台车从制梁位置横移到主梁纵移位置,且在墩旁托架的横移轨道上设有挡板。检查模架的平稳性、侧向稳定性,检查底模横联及施工平台的开合对接可4/9靠,模板接合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④模架纵移,纵移距离为3m~5m,检查纵移是否可靠。上述试验完成后,对设备进行检查,要求机构或构件没有损坏,连接处没有出现松动或损坏。⑶场地、机具材料的检查①场地要求:在试验处要求长80m、宽200m的场地内无杂物,设置安全警戒线及告示。②机具材料准备:现场模拟施加的总载荷不少于915t。25t起吊机一台、精密水准仪一台、编织袋(用于装填砂)、指挥用对讲机、喇叭。2、预压方法⑴堆载重量按模拟浇注箱梁结束状态下的最大荷载考虑。堆载试验采用大型编织袋内装石粉代替荷载进行,每只编织袋装重1.2t,总重量960t。⑵编织袋内装填石粉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堆载过程中袋装石粉采用挖掘机起吊、自卸车运输,经地磅称出载重量后运至堆载地点,吊车吊装入模,人工配合堆放。⑶在堆载过程中按照正常的混凝土浇筑顺序进行编织袋的铺设。即由梁端向另一端按腹板加底板、内模重量堆放,完成后再按顶板及5/9其它荷载重量按顺序堆放。3、预压步骤在堆载实验开始前,造桥机就位后,分别在造桥机的主梁、底模、横梁、翼板等部位布置观测点。如下图所示:在堆载试验开始前对各个观测点进行初读数并记录:主梁变形观测数据单位:mm测点编号(左)12345678观测数据测点编号(右)12345678观测数据6/9横联变形观测数据单位:mm测点编号观测数据测点编号观测数据测点编号观测数据测点编号观测数据测点编号观测数据测点编号观测数据测点编号观测数据测点编号观测数据2225811141720233691215182124底模变形观测数据单位:mm测点编号观测数据测点编号观测数据测点编号观测数据测点编号观测数据测点编号观测数据测点编号观测数据测点编号观测数据测点编号观测数据2225811141720233691215182124⑴在堆载过程中按80%、100%、120%三级加载,分级点重量:80%(732t),100%(915t),120%(1098t)。每次加载完成后安排一次读数,并确保堆载结束有一次观测数据。7/9⑵在堆载结束后持续静载观测三天并记录数据。⑶当移动模架造桥机沉降达到稳定,观测值变化不大于1mm可以进行卸载,卸载后再进行一次读数。4、加载过程中应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