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课件•导入•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练习题与解析•课堂小结contents目录01导入总结词:激发兴趣详细描述:通过讲述一个与除法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有余数除法的学习兴趣。故事可以是关于分水果、分糖果等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故事导入总结词:寓教于乐详细描述:设计一个与有余数除法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分糖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除法和余数的概念。游戏导入总结词:温故知新详细描述: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除法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有余数除法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回顾整除的概念,再逐渐引入余数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习导入02有余数的除法概念余数的定义总结词余数是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减去除数与商的乘积后得到的剩余部分。详细描述如10除以3,商为3,余数为1,因为10-3x3=1。举例什么是余数详细描述余数通常用括号或字母r表示,写在商的后面,例如"10÷3=3(余1)"或"10÷3=3r1"。举例如8除以4,商为2,余数为0,表示为"8÷4=2(余0)"。总结词余数的表示形式余数的表示方法123余数的范围和除数的关系总结词余数的取值范围是0到除数减一,即当除数为n时,余数的取值范围是0到n-1。详细描述如17除以5,商为3,余数为2,因为2是0到5-1=4中的数。举例余数和除数的关系03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当被除数能够被除数整除,商为整数,没有余数。整除余数计算步骤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商为非整数,余数是被除数减去除数与商的积的差。首先确定商和余数的范围,然后进行除法运算,最后得出商和余数。030201整除和余数的计算步骤验证除法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验算目的将商和余数代入原式,检验是否符合等式关系。验算方法验算时需要特别注意余数的取值范围,确保余数小于除数。注意事项除法的验算方法除法的应用实例实例一将10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3个苹果,剩余1个苹果无法分配。实例二将20元钱平均分成5份,每份4元,剩余0元。实例三将一个圆形蛋糕分成8等份,每份的角度为45度,剩余的角度为360度-8*45度=0度。04练习题与解析解析:这些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除法运算的理解,通过简单的除法计算,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题目3:32÷6=?题目2:20÷5=?总结词:巩固基础题目1:15÷4=?基础练习题总结词:提高理解题目1:23÷4=?,余数是多少?题目2:34÷5=?,余数是多少?题目3:41÷6=?,余数是多少?解析:这些题目在计算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找出余数,进一步加深对余数的理解。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除法运算中余数的概念和应用。0102030405进阶练习题总结词:拓展思维题目1:有34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题目2:有21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支?题目3:有40块糖,小华拿走了7块,还剩几块?解析:这些题目将除法运算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这些挑战性的题目,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0102030405挑战练习题05课堂小结余数是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减去除数与商的乘积后的结果。理解余数的概念余数总是小于除数,且余数的取值范围是0到除数-1。余数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余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分配物品、计算时间等。余数的应用本节课的重点回顾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学生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收获和感想0102下节课预告学生们需要提前预习,准备好学习用具,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乘法的知识,包括乘法的定义、乘法的口诀以及乘法的应用等。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