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课堂新坐标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试题一、选择题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2.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A.②吹向①B.④吹向⑤C.⑤吹向④D.④吹向②【解析】第1题,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位于大陆内部的③地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于沿海地区的②④两地。第2题,由图中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可知,海洋上为低压,该季节为冬季,④处的气压值高于⑤处,故风由④吹向⑤;45°N的理想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气候,受西风带控制,故风向由①吹向②。【答案】1.D2.B(2011·济南模拟)右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正午太阳高度角B.昼夜长短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大气环流4.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位置【解析】第3题,X与Y两地位于同纬度,其气温的差异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第4题,大陆西岸不同纬度的三地降水差异,主要是大气环流状况的不同造成的,M地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终年少雨,N地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多雨,P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多雨。【答案】3.C4.B(2011·大庆模拟)下图表示世界某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移动的基本规律(实线代表开始月份,虚线代表结束时间),中间两条经线间隔为5度。据此回答5~6题。5.该天气系统属于()A.台风B.锋面C.反气旋D.气旋6.当我国出现上述天气系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南极迎来科考的黄金季节C.澳大利亚南部的小麦刚刚播种D.南半球50°附近的海面上,海水自西向东流动【解析】第5题,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江淮地区,时间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应该是准静止锋。第6题,该天气系统的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极科考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南部小麦应该是生长季节;南半球50°附近的海面上,受西风带的影响,海水自西向东流。【答案】5.B6.D(2011·北京丰台模拟)2010年是近十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和影响最大的一年。读图,回答7~8题。7.图示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低压槽徘徊B.高压脊徘徊C.冷锋过境D.暖锋过境8.该天气系统给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甲地区有暴雨洪涝灾害B.乙地区持续多雨,频发泥石流灾害C.丙地区干旱少雨,旱灾严重D.丁地区台风频繁登陆,暴雨成灾【解析】第7题,从图中常年8月初常见天气系统位置,可以判断其应该为高压脊,故可以判断图示天气系统为高压脊徘徊。第8题,该天气系统是高压脊,在其北部形成极锋,多暴雨洪涝灾害,因此A项正确。乙丙都受高压脊影响,降水少;台风是气旋发展而形成的。【答案】7.B8.A(2011·泰安模拟)读下图,回答9~12题。9中秋月圆之夜,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比较适宜赏月的原因是()A.气旋控制B.反气旋控制C.冷锋控制D.暖锋控制10.对图中甲处等温线走向影响较大的因素是()A.河流B.地形C.海陆分布D.太阳辐射11.与图中乙处降水有关的是()A.气旋B.锋面C.反气旋D.空气的对流运动12.图中最低气温的成因主要是()①丁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②丁处地势高③甲处夏季风影响不到④甲处接收的太阳辐射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9题,我国秋季多秋高气爽的天气,这是因为受单一的反气旋控制。第10题,甲处等温线受大兴安岭影响,基本与该山脉走向一致。第11题,每年冬半年乙处多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多阴雨天气。第12题,丁处是青藏高原,甲处纬度高,接收的太阳辐射少。【答案】9.B10.B11.B12.D(2011·青岛模拟)图甲为某地气候资料图,图乙为该地牧草成长与需求关系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关于该地地理事项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温和多雨B.风力沉积地貌广布C.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D.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建在城市居民区的西北方向14.该地M时间段的牧草不能够满足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