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学生们经过一学期的校园生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乐于接受课程标准中"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材分析: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帮助他回到了家。读了这个故事,你会感到夏夜的景色美,主人为乐的精神更美。学习这篇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插图,在朗读中感悟夏夜的美。教学内容:夏夜多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插图,在朗读中感悟夏夜的美。教学过程:一、巩固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2.读生字、词二、引入课文1.出示夏夜星空图2.说说看到了什么?3.师赞美夏夜4.板书课题:《夏夜多美》三、讲读课文1.自由读(读准字音)2.齐读(边读边思考:故事发生在哪里?)师:公园里静悄悄地,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一阵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师:是谁呀?他怎么了?)3.出示图:看看蚂蚁在哪儿?①指导朗读2—3段②睡莲是怎样帮助小蚂蚁的?在文中找到并划下来。(板书)弯弯腰③指导读第4自然段④小蚂蚁在睡莲的帮助下,终于爬上来了,他这时的心情会怎样呢?⑤指导读第5—7自然段⑥师生合作,分角色读2—7自然段【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表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读中学,演中悟。】4.过渡:小蚂蚁想马上回家,可是睡莲帮不了他,这可怎么办呢?①自由读8—14自然段(是谁帮了小蚂蚁,他们有是怎样帮的?)(板书)【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反馈、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②从哪个自然段找到的?③齐读(解决“飞机”)④出示第二幅图,你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蜻蜓和萤火虫帮助小蚂蚁的过程?⑤引读14自然段⑥练习:青青的()绿绿的()蚂蚁通过伙伴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板书)5.小蚂蚁见到了爸爸妈妈,高兴的他会说什么?会做什么?6.星星在天空中看到了伙伴们动人的一幕,他高兴地眨着眼,它笑了,它在想……【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地感知课文,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7.齐读最后一段(这个夏夜到底美在哪里?)8.带着美的感受,再读课文(师生合作)【设计意图:再现故事情境,让学生的情感在优美的意境中受到熏陶,得以深化。】板书设计:15.夏夜多美蜻蜓睡莲萤火虫小蚂蚁弯弯腰飞照亮回家乐于助人《夏夜多美》课堂教学设计城关区耿家庄小学赵倩2007-11